摘要:而糖尿病患者就要有所注意了,控制血糖纔是治療糖尿病植物神經病變的根本,只要血糖控制平穩,腹瀉的症狀就會改善甚至不會出現。糖尿病患者由於處於長期高血糖的狀態,糖產生的毒性作用則會損害支配胃腸道的植物神經,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胃腸功能的紊亂、消化吸收不良,直到出現腹瀉,亦或是腹瀉和便祕交叉出現。

夏季不光有燒烤啤酒小龍蝦,也是腹瀉的高發季,總會有一些人抵擋不住美食美酒的誘惑,從而大喫大喝招來腹瀉。

腹瀉對普通人來說尋常不過,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出現腹瀉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據統計,有2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爲什麼說糖尿病患者出現腹瀉要嚴肅對待呢?

普通人的腹瀉大多是由於受涼、飲食不潔、腸道感染等原因所引起,而糖尿病患者出現腹瀉,則說明已經出現了慢性神經併發症。

在平時,我們的胃腸道的正常生理活動都是在植物神經(自主神經系統)的調解下進行的。

糖尿病患者由於處於長期高血糖的狀態,糖產生的毒性作用則會損害支配胃腸道的植物神經,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胃腸功能的紊亂、消化吸收不良,直到出現腹瀉,亦或是腹瀉和便祕交叉出現。

長期腹瀉會引起血糖的顯著波動,導致機體出現應激性高血糖,難以控制。

此時不及時調整降糖方案,很有可能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昏迷等嚴重併發症。

不僅也給治療增加了難度,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糖尿病性的腹瀉有什麼特點?

雖然說腹瀉在生活中很常見,但糖尿病患者出現腹瀉卻非同尋常。

1. 糖尿病性腹瀉呈間斷或者反覆,多在飯後或者晚上發作,這是它的第一個特點。

2. 跟其他的腹瀉不同的是,糖尿病性腹瀉不會給人產生腹痛或者下墜感。

3. 大便多爲棕色的水狀或糊狀,沒有黏液和膿血,有的患者表現爲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也有的患者是頑固性水樣瀉。

4. 腹瀉症狀在血糖得到控制後可以緩解。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2點或者2點以上,那麼糖友們就要留意了,可能是糖尿病性腹瀉,需要趕緊去醫院就診,不能拖延。

但無論是任何形式的腹瀉,治療的第一步都是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以免機體出現脫水現象。

而糖尿病患者就要有所注意了,控制血糖纔是治療糖尿病植物神經病變的根本,只要血糖控制平穩,腹瀉的症狀就會改善甚至不會出現。

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多加註意血糖,避免引起較大的波動,對身體產生損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