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微博搜索框打出“jony j”的時候,緊跟着出現了聯想關鍵詞“退賽”。7月13日,有網友在微博爆出jony j和宮閣從騰訊投資出品的《潮音戰紀》退賽。而相關消息的微博,其中最熱門的一條轉發也未超過三位數。

根據公開資料,《潮音戰紀》的定位爲“偶像搭檔對決音樂真人秀”,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哇唧唧哇、光啓傳媒聯合制作。

就連喫瓜羣衆喜聞樂見的“退賽”消息也未能引起較大聲量。同樣,《潮音戰紀》的播放量上也不盡如人意。



在首期播出後的次日,首期的播放量不到三千萬。直到7月17日,播放量還未破億。然而,同樣是由企鵝影視和哇唧唧哇製作的另一檔節目《明日之子》的首期已經達到累計5.1次的播放量。截止到目前的數據來看,《潮音戰紀》首期播放量僅爲《明日之子》五分之一。



△《潮音戰紀》VS《明日之子》

另一方面,微博話題#潮音戰紀#閱讀量爲11億、話題討論六百多萬。而#明日之子#已有上百億的閱讀量、六千多萬的話題討論,大概是前者的十倍。

“前身”《作戰吧偶像》半路腰斬,《潮音戰紀》藝人中途退賽

《潮音戰紀》的出現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之前騰訊視頻出品的另一檔節目《作戰吧偶像》。這檔節目甚至可以稱爲《潮音戰紀》的前身。



《作戰吧偶像》是騰訊視頻在2016年出品、定位爲“中韓人氣偶像歌藝秀”的節目,與韓國YG公司以及韓國SBS電視臺共同合作。節目組分別邀請了中國和韓國各四位歌手:薛之謙、於湉、胡夏、王櫟鑫、樸宰範、禹智皓、宋旻浩、姜昇潤。《作戰吧偶像》採取中韓藝人兩兩配對競演的模式,在每期選出第一名,再由網絡票選出二三四名,並且不進行淘汰。

單純的從陣容來看,僅韓國的四位歌手就絕不缺乏話題度。然而,該節目僅僅播出了六期,就因爲當時的政策問題停止錄製。截止到今天,由於多方面問題,《作戰吧偶像》的首期播放量也未到四千萬。如此慘淡的結局和播放量也讓網友吐槽稱“騰訊視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回到《潮音戰紀》的節目定位“偶像搭檔對決音樂真人秀”上,可以看出有三個關鍵詞“偶像”、“音樂”、“真人秀”。然而,在邀請嘉賓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位rapper——Jony J和一位音樂製作人——宮閣。並且兩人一拍即合,組成了競演搭檔。

在首期播出之後,“偶像”與“音樂人”矛盾點也愈發明顯。雖然這樣的矛盾點容易引發話題性,但是最終導致的結果則是藝人退賽,話題也幾乎沒有熱度。



△圖片來自知乎

某參與了現場錄製的歌迷透露:在第三期節目後,jony j和宮閣退賽,補位的兩位藝人均來自哇唧唧哇。

尊重音樂?還是力捧偶像?

雖然節目組稱“迴歸音樂本質”,沒有淘汰的賽制。但是每期節目音樂表演的時間佔比少之又少:從首期節目的時間比例來看,節目總時長1小時16分鐘,其中54分鐘爲“真人秀”的部分,不到半小時爲舞臺表演。整個過程顯得冗長、拖沓。

更令人不解的是,一直反覆強調“對音樂尊重”的《潮音戰紀》,在藝人表演歌曲的字幕上僅出現了詞曲作者、編曲和秀導的名字,而缺失了DJ、樂手、調音、混音等工作人員的姓名。這到底是誰的疏忽呢?

從《潮音戰紀》邀請的十位藝人來看,其中有六位是通過偶像組合出道,其中除了符龍飛已經不在做偶像組合轉型唱作人外,另外五位均在韓國公司的偶像組合中。節目組希望通過“風格不同的藝人相互碰撞,創造出潮流音樂”,然而半數的偶像藝人差異化並不明顯。

其次,偶像藝人的創作能力在節目中還未體現,到底是否能擔得起“創造”二字還是個未知數。再加之,具有極強原創能力的宮閣和Jony J退賽,節目組也損失了“兩員大將”。最新補位的兩位藝人均來自擅長培養偶像藝人的哇唧唧哇,嘉賓之間是否能拉開差異化仍值得質疑。

△十位藝人公司及數據對比(7月18日數據)

對比《明日之子》的三位“星推官”華晨宇、李宇春和吳青峯,自身既有流量和話題性,能爲節目帶來熱度。同時他們具備一定的音樂專業性,增強了節目的可看度。

競爭激烈,新人音樂綜藝何去何從?

音樂類綜藝早已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各大電視臺和網絡平臺都在爭搶用戶的時間。優酷事業羣總裁楊偉東在2018年優酷春集上就曾發表觀點:“要搶奪用戶的睡眠時間”。足以見得各家競爭的激烈,稍有差池,便會被對手一舉擊敗。

雖然《潮音戰紀》還需要進一步的升級,但是不管從節目名稱還是視覺包裝、舞美藝術,都更爲年輕化。並且在節目還未開播前,《潮音戰紀》的官方微博就已經開始與各家粉絲進行互動、呼籲粉絲爲自己喜歡的藝人投票,未播先造勢。又能與騰訊視頻旗下的DOKI社區進行聯動,增強粉絲粘性。

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在挑選藝人上拉開差異、節目模式進行適當調整。騰訊利用自身優勢進行資源整合,一定會出現更有意思的玩法。

韓國的模式就十分值得學習和借鑑。韓國身爲一個將音樂和偶像作爲支柱產業的國家在此方面已經形成了非常工業化的流程。其中,音樂類打榜節目成爲了最主要的宣傳出口。

根據其他媒體報道,韓國打榜類音樂節目主要有:《Show Champion》、《M!Countdown》、《Music Bank》、《Music Core》和《人氣歌謠》,而且此類節目多爲直播。排名的計算方式略有不同,普遍採用:音源銷售量+專輯銷售+網絡全球粉絲投票+評委團評分+現場表演+SMS短信投票的方式。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音頻的網絡播放量。

其實在國內,湖南衛視2009年就曾推出過一檔以新人爲自己的新歌打榜爲主的“打榜類音樂節目”。並且邀請了高曉松、張亞東等知名人士作爲評委。金志文也曾以藝名“小文”的身份在該節目上進行過打榜。然而在播出兩季之後,該節目就因爲收視率不佳而被改版成爲知名藝人與粉絲合唱的模式。從近些年來看,CCTV也推出了《全球中文榜上榜》,並採用了與韓國類似的投票方式,但是該節目也一直聲量不佳,未能形成熱度。

成功推出了《偶像練習生》的愛奇藝在今年已經宣佈要製作一檔打歌類節目《偶像音樂榜》,聲稱要“徹底玩轉粉絲經濟”

同樣,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馬延琨在接受“三聲”採訪時也曾透露“有考慮做打歌節目”。

不過,已有衆多粉絲推測,“愛奇藝和騰訊是爲了後續分別推廣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才做打歌節目”,對於公平性上有所質疑。

根據中投預測,2020年中國音樂市場總產業規模將突破3300億元。隨着娛樂市場資本化的快速發展和音樂原創內容的不斷輸出,音樂類打榜節目勢必會成爲音樂類綜藝的下一個風口。這些節目接下來到底會如何呈現,的確令人期待。

據後臺統計只有1%的人,能打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