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的有信阳的吗?

信阳罗山县的吗?

那儿有啥好吃的来跟大伙说说来!

欢迎留言~

有一种吃的,不是所有人都爱,

但爱的人会不能自拔~

啥啥啥?到底是啥?

罗山大肠汤喽~

打住!不能光惦记着吃的啊,

“吃”之前,咱们先来补一下“功课”,

了解下

的故事!

罗山县最早叫“宝城”,

真的哪里都是宝吗?

罗山县,隶属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北方江淮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建县历史悠久。依据史料记载,罗山县最早的县名,出现在隋开皇十六年。《罗山县志》中提到,因县治西南4公里处有小罗山,而得名罗山县。自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至今,县名已沿用1000多年。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罗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麓,豫鄂两省交界处。在这片群山峻岭的另一侧,便是湖北省,一山相隔,便形成了我国南北分界,从而孕育着南北不同地域文化与特色。

看过皮影戏吗?嗯!

那你看过罗山皮影戏吗?

罗山皮影戏这门民间艺术,区别于其他的地方皮影戏的最大特点是他的唱腔,大量借鉴信阳的山歌、民歌等艺术形式。因此罗山皮影戏更能贴近群众生活。

罗山皮影戏

罗山皮影戏

相较于河南多地灵宝、桐柏、睢县的皮影戏,大多源于清代或清代末年,而罗山皮影戏的历史始于明代。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纳百万兵,担着装着满满的两箱皮影,皮影艺人就可以演出四五十部皮影戏,自古便是随军的一种娱乐方式。

罗山皮影戏的历史

为何可以追溯到更远的明代呢?

罗山县境内的灵山,曾经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封为皇山,灵山上的灵山寺始建于东汉,在历史上两度被皇帝亲封为国庙。

相传,公元1348年,20岁的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外出云游至灵山,在路过灵山寺附近时,因饥饿昏倒在路旁,这时灵山寺的和尚陈大用经过把他救了回去,这是朱元璋与灵山寺的第一次结缘。

已经是红巾将领的朱元璋,在一次兵变后又一次逃到了灵山寺,曾经救过他的和尚陈大用这次给了他一根竹筒,让他躲进了寺院内的井里,借此逃过了元军的追杀。元1368年,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为了感谢灵山寺众僧曾经的两次救命之恩,遂亲自前往灵山寺降香祈福,亲笔御题圣寿禅寺四个大字,并封灵山寺为国庙。

如此重口味的早餐,你吃的习惯吗?

相传,在朱元璋征战期间,除了皮影戏这一随军娱乐形式外,还因从南至北长途行军,而造就了一种南北融合的美食——罗山大肠汤

大肠汤,主料猪大肠,配嫩豆腐、鸭血、豆芽、千张等食材,以砂锅大火炖制而成,再搭配一碗白米饭,便成为每一位罗山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早餐。

虽然与中原人的饮食习惯不同,但这汤菜一体的美食,不仅吸收了豫北烩菜的敦厚实在,又增添了湘鄂菜系的香辣爽口,不论是融合戏剧与影像元素的皮影戏,或是齿颊留香的特色美食大肠汤,都从明代传承到了今天。

皮影戏,尺把长的小人,

传唱着罗山的古往今来;

大肠汤,一口美味都弥留在

每一个罗山人骨子里。

郑州教育电视台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之《地名篇》

正在热播

你想了解河南的哪个地方?

我们讲给你们听~~

推荐阅读

被周总理称赞为“美术界第一号美男子”,他是谁?

高手在民间!从天桥“掌穴”到杂技大师,高!实在是高!

你一定不知道,一个因“烧鸡”出名的古镇,还有这么多故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