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 訂閱NewMediaLab ☂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

本期作者

冰與火之歌愛好者咩

本 期 關 鍵 詞

戀愛綜藝 | 真人秀 | 品牌植入 

上週,騰訊自制戀愛社交推理真人秀節目《心動的信號》收官,這檔節目首次結合了素人戀愛社交與明星觀察推理形式,讓八位素人嘉賓共同在信號小屋中生活一個月,明星嘉賓和心理學專家組成的心動偵查團進行觀察、推測他們之間的感情線。CP日常撒糖、偶像劇情節發展、情感懸疑與刺激推理,都牽動着年輕觀衆的心。

這部小成本製作的綜藝在社交媒體上意外走紅,播放量隨着話題度水漲船高,騰訊官方數據顯示目前節目播放量已經接近10億,平均單集播放量達1億。其中微博話題#心動的信號#的討論量目前已經突破了330萬,“如何評價《心動的信號》第十期?”這一問題一度在知乎熱榜達到1位。

這個戀愛競技修羅場爲何火爆?

《心動的信號》創意源自韓國《心動信號》,雖然屬於舶來品,但是在各大平臺上的評分都較爲良好,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節目的模式選擇。相對於以往的戀愛社交類節目來說,這檔節目“演播廳+戶外”的雙線程推進使得劇情緊湊,懸念較多,更易打造沉浸式體驗。

其次,在人物的設定和選擇上,素人的人設並不是一開始就搭建完成,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漸凸顯並且不斷強化,讓觀衆產生了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記憶點,這種記憶點也增進了觀衆與素人演員之間的熟悉感。除了素人之外,明星嘉賓的選擇也充滿話題度,比如“碎鑽不值錢“的張雨綺、村花楊超越等具有明顯個人特徵的KOL。

從故事發展來說,故事邏輯簡單明確,節奏把握相對到位。這檔綜藝既不是頻出爆點,也不全是日常生活的平鋪直敘,意外反轉和真實生活的結合使得節目看點較多,也容易引發關注和討論。由於節目的紀實性呈現,素人嘉賓能夠表現出複雜而更具人格特點的真實性格,觀衆的接受度得到提高,也更容易尋求到自己的情感投射點。

從前幾年的《非誠勿擾》到《全城熱戀》、到紅極一時的《我們相愛吧》《如果愛》,再到目前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和《幸福三重奏》等,戀愛社交類綜藝自身自帶流量,容易被關注也容易引發爭議。

戀愛社交類真人秀:轉型2.0時代

在電視節目佔據主流的年代裏,類似於《非誠勿擾》等相親類的節目是流量主力軍。這種實際上爲“公園相親角”縮影的電視節目,以“亮燈”“滅燈”的形式來製造熱點和話題,或是以聘請演員的方式來創造節目爆點。這類相親節目雖然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但是實際上把現實中的人簡單化爲多個指標,再進行速配。男女雙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進行碰撞。

顯然,快餐式的配對與相親明顯不能滿足廣大觀衆的觀看需求,過於刻板的節目形象和缺乏互動與對話的過程也造成趣味性不足。隨着年輕觀衆的日益成熟,他們對於戀愛社交類綜藝的需求發生轉向,由“速配結婚”到“戀愛喫糖”的轉變,讓衆多節目基調發生變化。

在戀愛社交類綜藝2.0時代,交流與互動成爲了節目主題。擺脫了“速配“方式的綜藝更加註重戀愛體驗的過程,比如《我們相愛吧》把重點放在展現戀愛之後的狀態,而《心動的信號》側重於展現由陌生到戀愛的全過程,甚至被觀衆當作戀愛攻略寶典。

而近期較爲火熱的戀愛真人秀《幸福三重奏》則將明星的婚戀生活展現在大衆面前,普通人類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以浪漫的方式被展現出來,也吸引了衆多觀衆喫瓜看八卦。

戀愛社交真人秀如何轉型?

針對年輕觀衆畫像,描繪戀愛圖鑑

隨着社會結構的轉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正在發生變化,戀愛觀、社交觀都正在發生轉變。然而,正是這些消費能力較強,被各大品牌所重視的北上廣深的年輕人們,卻一直存在着衆多社交難點。戀愛社交類綜藝想要做成功甚至產生強大的品牌帶貨能力,必須針對此類用戶畫像做出反應,代表這些年輕人發聲,產生羣體代入感。

綜藝節目可以切中用戶痛點,滿足觀衆好奇心去展現明星日常戀愛生活,也可以去針對年輕人的這些社交難題去提供解決方案,甚至是去提供戀愛和社交技巧的幫助。但同時,這種針對戀愛技巧的描繪不應該過於強調甚至成爲節目的中心,把感情技術化、公式化並不是節目捷徑,對於人性的表達和感情的真實描繪才能夠真正打動人。

借鑑日韓綜藝,形成自身創新點

日韓綜藝一向有戀愛社交類綜藝的傳統,較長的發展史催生了成熟的生產鏈條和商業模式。這些劇情精彩並不亞於電視劇的綜藝,不論是人物設定、情節推動、場景選擇都有可圈可點之處,都可以成爲國內戀愛類綜藝的借鑑點。但是在借鑑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刻意生搬硬套,只有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引起中國當代青年的反應才能讓觀衆具有深度的體驗感和沉浸感,才能夠在最初吸引眼球后擁有較強的用戶留存量。

節目迴歸生活,自然品牌植入

戀愛社交類綜藝源於日常生活,最終也要回歸日常生活。對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呈現也是此類節目的重點,生活情境化和人物真實感的客觀呈現能夠拉近觀衆與節目之間的距離,讓節目更加接地氣,不再是距離感遙遠的明星綜藝,而是普通生活中可以遇到的故事情節。

綜藝節目也可以選擇素人元素的植入,讓節目更爲生活化,觀衆在節目情節發展的過程中帶入自身的經歷,雖然是別人的故事,但是仍然有自己的情感反應,這種橋樑式的情感搭建正是品牌與用戶進行溝通的關鍵。

同時,在節目迴歸生活的過程中,品牌的植入變得更加自然。除了花式口播之外,嘉賓在生活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品牌產品,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就可以打動消費者去嘗試購買。通過對於不同生活場景的適配植入,也能夠極大提高品牌曝光的精準性和消費者的接受度。

當戀愛社交綜藝步入2.0時代,內容仍然是關鍵。深度挖掘年輕消費者的感情觀、生活觀,借鑑日韓優秀綜藝的經驗,形成自身的特色,才能不斷形成自身節目的生命力。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陶夢

編輯:劉瑞

好想戀愛哦

長按

關注我們

NewMediaLab

最新的新媒體與品牌傳播資訊

最前沿的學術知識分享

最權威的專家解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