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

微信號:caojingjun19731216

——我與《黃梅文藝》徵文

1968年10月,黃梅一中高中、初中1966——1968屆畢業生,按照上級要求,統一到農村去,到廣闊的天地裏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方式分兩種:家在城鎮的學生,叫下鄉;家在農村的學生,叫回鄉。我家在農村,所以,我回到了蔡山老家,當上了普通農民。

農忙季節,忙得暈頭轉向,心力憔悴。精神生活,除了高音喇叭裏播出的幾個“樣板戲”,其餘就沒有什麼。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也是一個愛寫點東西的人。讀哲學著作,就看《矛盾論》《實踐論》;讀文學作品,就看《野火春風斗古城》《晉陽秋》《黃梅文藝》。一次,我把自己在暴雨中農業生產中的感悟,試着寫成詩歌《蓑衣贊》,投給縣文化館主辦的《黃梅文藝》。詩中寫道:

厚重樸實的你,

默默無聞,出身低微:

來自棕櫚,來自稻草,

暴風雨前你卻不亢不卑;

電閃雷鳴前,沒有豪言壯語,

暴風雨在你面前,節節敗退。

你是鄉土戰士廉價的鎧甲,

蓑衣,我把讚歌獻給你!

稿件寄出不久,一次因事到大隊部,會計告訴我,有縣文化館給你的信。厚厚的一包,拆開一看,是編輯老師簡短的回信:“王煥柳同志,來稿收到,感謝你對本刊的支持,希望繼續努力。”隨信還有兩本稿紙。

稿件雖然沒有用,但編輯老師對作者的愛護、鼓勵,很是珍貴。

後來我把這事說給一位有較高文學修養的朋友聽,他說:“這句——暴風雨在它面前,節節敗退,寫得真好,草編的蓑衣,雨水沿着稻草,一節一節地往下掉,真的太有生活、太形象了!”焱生先生大約沒見過稻草蓑衣,不能怪他。

1984年9月,我由縣一中調到縣文化局戲劇創作室工作。1987年,我在新開鎮深入生活,有時與鎮文化站站長黃樹榮老師在一起,他便把鎮裏熱愛文學創作的幾位作者找來,與我交流。其中,鎮中學有一位業餘作者王建華,他的叔父王焱生,就是當年縣文化館《黃梅文藝》的編輯老師,後來我和焱生先生還見過面,談及此事,感慨良多。此外還有何慶華、傅義亮。傅義亮在窯場拉磚坯,白天干得很辛苦,晚上寫稿,再投給《黃梅文藝》。記得在一次與縣委宣傳部長的交談中,提過傅義亮的事。過了不久,再見到黃樹榮站長,他告訴我,傅義亮已換了一份輕鬆的工作,在化驗室學習並從事化驗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人際關係——從工作出發,何等單純?!沒有縣委宣傳部長的介入,一個農家的孩子,就不可能輕易地換上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我自己也是這樣,從小池鎮中,調往一中,我僅僅向一中李旭校長(當時是副校長)口頭提了一下要求,不久就調成了;由一中調文化局,也僅僅向張漢舟局長提了要求,不久,也調成了。

洪昶先生、程江林先生、鄧子凱先生任文化館館長、副館長、書記時,作爲重點作者,我參加了一些創作活動。那時在一中任教,兩頭忙,好像沒有什麼結果。

鄭衛國先生任《黃梅文藝》編輯時,向我約稿。我把短篇小說《“萬金油”住醫院》交給他,不久就發出來了。這是我在《黃梅文藝》上發表的第一篇作品。記得這期《黃梅文藝》封面是黃梅挑花圖案,藍色的刊名,江林先生的題字,整個封面,很雅緻。這篇作品,記得與地委宣傳部丁永淮部長談過,他覺得,寫生病住院,不夠健康積極,那時思想都左,怕惹上“自由化”的罪名。感謝衛國先生把他發出來,對此,好像也沒什麼負面議論。

1997年後,所建新居,對着古塔。那時,生活拮据,雖然從事的專業編劇工作,神聖而光榮,人數又極少(在編3人),已屬塔尖上了。閒時面對古塔上生長的小樹,難免發出感慨,於是寫了《塔樹》,交到《黃梅文藝》編輯部。這次應該還是約稿,鄭衛國、艾志傑兩先生都向我打了招呼。

大約2006年,艾志傑先生約稿。此前一段時間,《黃梅文藝》處在自然生長狀態。社會上有人贊助出錢,就出一期。虧得老艾先生,出了一期又一期。我把短篇小說《“參座”的後事》交給他。不久就發了;再次見到志傑先生,他告訴我,這篇小說在讀者中獲得好評。

正是艾志傑先生這句鼓勵的話,驅使我,後來把它投給《小說選刊》,參加《小說選刊》舉辦的首屆全國小說筆會,被評爲三等獎。於是,在縣政府有關領導的支持下,我進京參與有關活動,聆聽了高層講學,開了眼界。再後來,我的小小說《近墨者“赫”》參加全國第二屆小說筆會,獲得一等獎。當然,我還在繼續,繼續“玩”下去。

回顧自己的文學之路,《黃梅文藝》一路伴我前行,感謝你——《黃梅文藝》!

《黃梅文藝》改版,依然回到政府部門辦刊的軌道,值得祝賀。

作者: 王喚柳,男,國家二級編劇,湖北省作協會員,有劇本,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作品300萬字發表或出版。大型戲曲《知府賒官》發表於國家級刋物《劇本》月,縣戲劇院以這部戲參加全省首屆黃梅戲藝術節,獲金盃獎。受浙江省電視劇製作中心委託,把這個戲曲劇本,改編爲六集戲曲電視連續劇,拍懾後更名爲《賒官》在中央電視臺和各省臺播放。

圍爐編委會

曹錦軍

總編

湖北省作協會員

湖北省攝協會員

魏鮮紅

主編

黃岡市作協會員

唐亞紅

執行主編

黃岡市作協會員

徵稿啓事

黃梅曹錦軍圍爐,傳播湖北黃梅民間文化和旅遊的自媒體,廣泛徵集湖北黃梅以及鄂東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等文學、攝影、美術、書法作品),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所有投稿,視作授權圍爐結集出版,其他媒體採用,須給原創作者相應稿費。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衆號:caojingjun19731216

《大美黃梅》 出版公告

黃梅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一書,已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爲彩印,價格60元一本(不含快遞費),海內外公開發行。

支付寶:15072733961.請購書者一定要將自己的詳細地址、姓名、郵編、手機號碼以及交易截圖發到15072733961曹錦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