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元昊犯边,最终与宋、辽三分天下。

好水川一战,宋军死伤惨重,遗骸如山。

这些事件中,元昊的谋士张元起了很大作用。在《清平乐》中,他似乎并没出场。

张元本为宋人,有人说他是范仲淹、韩琦错失的人才,后人还附会了很多小故事。

事实并非如此。

东晋大将桓温打到关中的时候,曾和王猛谈话,想带他回东晋,然而被谢绝了。后来王猛就辅佐了苻坚。

不管洪迈的是否过誉,张元在元昊手下被重用,也说明了其才华。

洪迈也是别人的文集中得到的二手信息,主要有5点:

1、张元有两个小伙伴:吴昊、姚嗣宗。这三人都很有才,有喜欢作诗,姚嗣宗写在崆峒山寺院墙壁的诗还惊动了范仲淹,他还有“踏破贺兰石,扫清西海尘”的句子。

2、三人想拜谒范仲淹、韩琦,但是不愿意低声下气求见,想让韩、范请他们。于是想以行为艺术引起韩、范的注意:将自己的诗刻在上面(看来对自己的诗很自信),让大力士拉着在大路上走,自己在后面跟着放声大哭。

3、他们的哭法奏效,获得召见,然而韩范两位大人不知为何迟疑,没用他们。

4、张元、吴昊小脾气上来了,直接投奔西夏。范仲淹“以急骑追之”,没追上,于是回来将不知不愿意走还是没来得及走的姚嗣宗收入幕府。

5、张、吴到西夏,被元昊重视,“倚为谋主,以抗朝廷”。

这些二手信息很丰满,有鼻子有眼,可是有一点漏洞。

洪迈也看出来了,在后面点了出来:

予谓张、吴在夏国,然后举事,不应韩、范作帅日尚犹在关中,岂非记其岁时先后不审乎?

元昊称帝是1038年,韩琦、范仲淹去关中是1040年,事实上,也是元昊先犯边,才把范仲淹、韩琦调过去。

可见,并非范仲淹不识人才。这个锅,真扣不到范仲淹头上。

这些资料都没给出靠谱的原因,然而在宋代的《燕翼诒谋录》,却有明确记载,张元出走,似乎与黄巢有相似之处,都是考试落榜:

旧制,殿试皆有黜落,临时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自张元以积忿降元昊……群臣建议,归咎于殿试……诏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

简单来说,宋代起初殿试是差额录取,要么3比1,要么2比1,要么3比2,张元不幸被剔除了。

估计考了好几次,于是“以积忿降元昊”。大臣们将此归咎于差额录取,于是以后殿试的“皆不黜落”。

这个思路是值得商榷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也讽刺道:

以张元而罢殿试之黜落,则惩黄巢之乱,将天下士子无一不登第而后可。

意思是说,张元毕竟是前面的考试都过了,只是殿试没过。现在因为他投元昊,以后就殿试不黜落了,黄巢可是屡试不第,照这个逻辑,全天下的考生都录取才对。

显然,这个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大宋没有原则地向不对的行为妥协,就算多几次复试,慎重考虑也比这样靠谱一些。

不过这至少证明了,张元出走,和范仲淹没半毛钱关系。

于是姚嗣宗光荣成为北宋庞大官员体系的一员。

在《容斋笔记》里,姚嗣宗题在崆峒山寺的诗惊动的是范仲淹。

姚嗣宗做官,也是在和张、吴两人一起拜见范仲淹、韩琦,范仲淹追出走的张、吴不得后,才给他的官。

这里面,有很多对不上的地方,让人很难不觉得冯梦龙在编故事。

冯梦龙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讲秦桧给假冒自己书信拜谒扬州太守的人一个官,振振有词地说:

若不以一官束之,则北走胡、南走越矣。

冯梦龙还称赞道:秦桧是“下下人有上上智”,这一点胜过韩、范远甚。

然而张元等人见范仲淹,还只是行为艺术,假冒书信的这个人,可谓坑蒙拐骗了。

秦桧的话,可谓歪理,因小失大,乱了纲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