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看CPI“破3”:警惕CPI通脹預期發散,PPI不是工業品通縮

通脹如何影響貨幣政策?

11月15日,央行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此作出回應。

2019 年以來, CPI 由年初不到 2%的水平逐步走高至 10 月份的 3.8%, PPI 從 4 月份0.9%的年內高點逐步下探至 10 月份的-1.6%。

央行表示,總體來看,豬瘟疫情等造成的供給衝擊尚需一定時間平復,短期內消費物價仍面臨上行壓力,需持續密切監測動態變化,警惕通脹預期發散。 

CPI結構性特徵明顯 

央行認爲,CPI同比漲幅走高,結構性特徵明顯,要警惕通貨膨脹預期發散。

2019 年以來單月 CPI 同比漲幅有所走高主要受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價格較快上漲所拉動,關係到居民“菜籃子”消費成本,須引起重視並妥善應對。

前十個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 7.4%,其中受非洲豬瘟影響,生豬供給量下降較快,豬肉價格同比上漲 29.7%,並通過消費替代效應帶動牛肉、羊肉、蛋類價格分別同比上漲 10.2%、11.7%和 4.5%,是 CPI 上行的最主要拉動因素。此外,鮮菜、鮮果價格在個別月份受極端天氣影響也出現了階段性上漲,近期已回落趨穩。

2019 年以來,除食品外的其他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前十個月,非食品價格、服務價格分別同比增長 1.4%和 1.8%,漲幅均處於近兩年來的低位水平。 

PPP降幅擴大不意味工業品通縮 

央行認爲,PPI 低位運行, 通常反映工業需求偏弱,但近幾個月 PPI 同比降幅擴大主要是受基數效應影響,並不意味着存在顯著的工業品通縮壓力。

10 月份 PPI 同比下降的 1.6 個百分點中,有 1.2 個百分點是翹尾因素,即受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有 0.4 個百分點是新漲價因素,主要是 2019 年 1 月份 PPI 環比下降了0.6%, 6月份以來 PPI 月度環比變化表現出一定的回升跡象。

總體來看,工業品價格並未出現明顯下行壓力,未來幾個月隨着基數效應的逐步消退,預計PPI 同比漲幅將回升。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大體平衡,不存在持續通脹或通縮的基礎。預計進入 2020 年下半年後,翹尾因素對 PPI 的影響將小於 2019 年且更加穩定,CPI 受食品價格上漲的衝擊將逐步消退,兩者間的差距有望趨於收窄。

央行指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穩定經濟主體的通脹預期,促進總體物價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 

警惕通脹預期發散 

央行指出,我國發展長短期、內外部等因素變化帶來較多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內生增長動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食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幅度較大,未來一段時間需警惕通脹預期發散。

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是,“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貨幣政策保持定力,主動維護好我國在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行常態貨幣政策國家的地位,增強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精準把握好調控的度,加強預期引導,警惕通脹預期發散。

此外,繼續平衡好總量和結構之間的關係,從供需兩端夯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緩解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