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安然与齐啸的爱情爱得太快太草率了,但我想文艺一点的回答你一句:情不知所起,便一往而情深。情愫在不自觉中滋生开来,齐啸是来自台北的摄影师,而安然则生活在北京,一个台湾男人奔波在台北和北京两地,不稳定性极强,这位两人之后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从前的一切都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1991年的一首《大约在冬季》红遍了大江南北,那个冬天的的悲欢离合被齐秦温柔的嗓音变得更加缠绵悱恻。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曾经感动过无数人的歌曲。

而近期要上映的同名电影《大约在冬季》也是饶雪漫根据《大约在冬季》歌曲所写的一部小说。男女主角因为这首歌曲相识相恋,两人的爱情与歌曲背后的故事彼此照应。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大约在冬季》由霍建华和马思纯主演,另外有人气男演员魏大勋,金马男配林柏宏,金马女配文淇,实力女演员张瑶的加入也为影片增色了不少。

有着这样的演员阵容,不知道会不会爆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1、一场跨越30年的爱情

影片的主人公是安然与齐啸,但叙事视角却从2019年在洛杉矶长大的女孩小念身上展开。小念因一场变故随看似冷漠的母亲安然回国,偶然发现的一张琉璃手链的照片,意外揭开了一段被母亲尘封近三十年的爱情故事。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安然与齐啸的故事时空,故事背景设定在1991年。

当时齐秦演唱会的门票很难买,而北师大才女安然却意外得到了一个陌生男子齐啸赠予的演唱会门票。

齐啸从没见过这样热情的像太阳一样的女孩,她站在椅子上挥舞着围巾为偶像大声呐喊。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两个人的后续故事也就由此展开,演唱会结束后的两年,安然机缘巧合下与这位陌生男子偶遇。

慢慢的两个人互相熟悉、相互了解,两人在一块的时光有着那个年代独有的浪漫,看电影、溜冰、吃小摊儿,一起度过特有的90年代浪漫回忆。

情愫在不自觉中滋生开来,齐啸是来自台北的摄影师,而安然则生活在北京,一个台湾男人奔波在台北和北京两地,不稳定性极强,这位两人之后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后来齐啸娶了别人,安然心灰意冷,当要放手时齐啸却恢复了自由身,但却再也找不回那份失去的爱情。

1991到2019,安然和齐啸的故事,从一往情深到爱而不得,跨越了近三十年。

待到30年后再相遇,他们会怎么样选择?

林语堂先生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我觉得世界上最难的题就是选择题,尤其是关于爱情,一场长达30年时光的爱情。

2、它想跟你讲的是父辈爱情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齐秦的金曲《大约在冬季》唱尽了爱而不得的细腻情感,更象征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从同名小说到电影,都是在这首歌动人氛围的感想中创作出来的。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安然与齐啸从怦然心动的校园之恋,到相聚之后的分别,再到而立之年的痛苦挣扎,以及最后蓦然回首般的重遇,结局依然未完待续。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观看电影《大约在冬季》的最直观感受,影片中那种怀旧的氛围和暖黄色的影调,再现了90年代既唯美又怀旧伤感的氛围。

喜欢电影中老北京的场景,还原度和色彩做得都很好。

电影前期整体上声音是安静的,有胡同或街道上的鸽哨声、自行车的叮当声,以及老北京的京腔味,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时间元素。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在这样讲究而质朴的氛围中,情感的真实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

20世纪9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安然和是那个年代的“北漂”。而齐啸则是奔波在台北和北京两地,这也就是异地恋了。

当下的年轻人们,可能已经很难懂得父母一辈那时候谈恋爱的方式了。贯穿整部影片的,是集中体现在安然身上的那一代人最单纯的执着、勇敢。安然与齐啸的感情讲究“纯”与“慢”。

因为没有方便快捷的沟通设备,所以彼此之间只能通过写信来互诉爱意。安然就是趴在小窗口满脸笑容地在问收发室阿姨是否有寄给自己的信件。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谈恋爱的娱乐方式也没有现在的多样性,那时候就是溜旱冰和跳舞,连并排骑自行车也算是一种生活的消遣。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大约在冬季》有一种不疾不徐的从容,是具情感厚度与时代质感的爱情电影。

3、霍建华与马思纯第二次合作

继2015年的《他来了请闭眼》之后,《大约在冬季》是霍建华与马思纯的第二次合作。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那时在电视剧方面,霍建华是大咖,而马思纯不甚有名。

然现在在电影方面,已经获奖的马思纯就是已经成年的大人,而如今已经40岁的霍建华在电影圈还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早先,霍建华与杨幂合作《逆时营救》的时候,就曾被压番,后和倪妮合作《二十八岁未成年》番位也在后面。

其实不止是霍建华被如此对待,他的好朋友胡歌也是如此。在电视剧方面,胡歌可以说是电视剧圈的扛把子。但是在电影界,他之前也接不到什么好角色,之前都是配角,戏份稍重的《你好,之华》还是出演的一个家暴男,不是男主,还有《攀登者》。

所幸,这次霍建华有《大约在冬季》,而胡歌有《南方车站的聚会》。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对于为什么接这个剧本,霍建华说:“第一次读到《大约在冬季》这个故事时,我很心动。”尽管已经演了无数的爱情题材影视剧,他仍然从剧本里读到了浪漫的感觉。“这个角色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平凡,非常真实,他有他的难处与抉择,挺接地气的。”

在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中,齐啸是一位从台北来到北京打拼的摄影师,不仅高大帅气,而且文艺范十足,成熟体贴,这和饶雪漫眼中霍建华的形象不谋而合。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安然的热烈与积极。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快速发展的浪潮里,大家对未来有着很高的憧憬。

霍建华的齐啸,精致而细腻,是个心思复杂的台湾男人。齐啸被家庭、事业和爱情拉扯得太苦了,这也正是他的真实之处。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这次马思纯和霍建华要演绎跨越30年的人物,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握和对细节的掌控来说都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不得不说两人的表现都值得肯定。

4、爱与渣是真的,回不去也是真的

爱情是永恒的情感话题,更是影视创作最浓墨重彩的题材。

2016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说的是不是所有的相爱都能相守;

2017年《前任3》,两个人散了,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

2018年《后来的我们》,缘分这件事,不负彼此就好,想要不负此生,太难了;

2019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爱情如果可以解释的话,就不会有人为此受苦。

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故事不断上演,遗憾的爱情更是中外爱情电影中最让人动容的主题。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爱乐之城》结尾幻想性的蒙太奇段落为什么让无数人潸然泪下?因为两人一无所有的时候,爱得那么深刻,而功成名就之时却失去了爱情。

安然与齐啸的感情起源于一张门票,其实这张门票齐啸本打算送给女朋友的,后来女朋友缺席他就把票随手送给女主角安然。从此两个人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情感纠葛。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齐啸对安然的爱是真的,渣也是真的,至少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渣得是令人理解的。

其实最残酷的就是爱情败给现实,就像有的时候选择就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无数个可以改变命运的选择。

若是非要二选其一那就是必须要割舍掉其中一个,很不幸,安然就是被割舍的那一个。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有人说安然与齐啸的爱情爱得太快太草率了,但我想文艺一点的回答你一句:情不知所起,便一往而情深。

“当我终于给得起,你却等不起了 ”。

那个年代的爱情单纯又沉重,一旦爱上一个人,就要负责一生。负责不了一生,不如早早走人。

于是当安然想放弃事业的时候齐啸说你不在乎我在乎。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那个年代对于职业的稳定看得很重,大约也是这样,爱情与面包才会显得更加难以择决。

而且现实重于一切:一方面,事业上所遭受的挫折让齐啸的心里产生了莫大的自卑感,无颜面对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另一方面,远在台北的父亲身体抱恙,又让他在两难的境地下,只得将天平偏向父亲的一方,最终选择了离开北京,离开安然。

“生活一地鸡毛的时候,男人是没办法恋爱的。”齐啸也不过是一个没有英雄光环笼罩的平凡男人。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哪怕过个30年,他们再相遇,其实这份感情早已回不去了。

最后,《大约在冬季》,以前只是听,这次有了故事。

“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男女主角是相伴终生还是各自安好?”

马思纯毫不犹豫地答道:“我希望他们在一起!”

霍建华的回答则带着“直男”气息十足的冷幽默:“有也好没有也好,最后他们都还活着就行了。”

谁不是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

最后这份爱情是守望,还是拥有?是坚持,还是放手?这仿佛永远都是一个难题。

毕竟,属于你人生的爱情,只有你的心知道答案,只有你的脚知晓你将会往哪走。

《大约在冬季》4大亮点解析,爱情终是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现实

小银子壁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