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船工表演沅水號子(圖:湖湘地理)。又是來自懷化沅陵的沅水號子。

11月13日晚

廣東電視臺演播大廳燈光璀璨

大型原創文化音樂節目《勞動號子》

第一季收官之作“致敬之夜”正在錄製

而此次“致敬之夜”的“開臺大戲”

又是來自懷化沅陵的沅水號子

驚豔亮相 精彩紛呈

沅水號子代表性傳承人向上

與沅陵縣民間音樂戲劇傳承中心粟雲等人

從沅水岸邊風塵僕僕地趕到珠江之濱

登上1600平方米演播大廳

帶來懷化人們的豪氣與霸氣

再現了沅水之上的勞動風情

掀開“致敬之夜”的華彩篇章

“喲~~~哦~~~嚓嗬嗬~~~喲哩嗬~~~”

粗獷的號子聲在演播廳裏迴盪

十餘個號子手打着赤膊,腳穿草鞋

時而合力拉縴,時而奮力搖櫓

“動橈霧氣生,吼聲破山門

心高山則矮,協力灘也平……”

他們將著名詞作家石煌遠《龍騰序》裏

描寫的壯觀場面表現得惟妙惟肖

而臺下

珠三角地區及東南亞地區的沅陵務工者

紛紛趕來助陣,揮動手中熒光棒

與臺上表演相呼應

驚喜結緣 餘音繞樑

9月10日

在沅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

促進會的力薦下,向上來到廣東電視臺

參加《勞動號子》首期節目錄制

他與在外務工的老鄉們互動演唱沅水號子

爲節目漂亮地來了個“開門紅”

觀衆掌聲如潮

第一季節目接近尾聲

前10期《勞動號子》來自全國各地

都很有代表性

反映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

而沅水號子讓人印象最爲深刻

節目組決定將沅水號子作爲

“致敬之夜”唯一原生態號子

與戴玉強、王宏偉、陳思思等

時代號子手同臺演出

在後臺,戴玉強特意來看望沅水漢子

還用地道的沅陵話稱讚“如法!”

意爲“唱得很好”

驚世表演 重現生機

船工表演沅水號子(圖:湖湘地理)

在千百年的木船航運時代

江上木船的動力來自船工的身體

每當逆江而上或者船過險灘的時候

船工們就得拉縴

而且漫漫路途枯燥無味

需要精神調劑

沅江號子遂應運而生

沅水支流——酉水河(圖:湖湘地理)

沅陵,水文化悠久而豐富

船工號子、放排號子、拉縴號子等

曾是水運盛行時期較爲常見的號子

隨着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不再

清浪灘已化險灘爲平湖

號子聲也隨着時代的變遷逐漸消失

如今

把沅水號子搬上舞臺

引得媒體爭相報道

重新受到廣泛關注

古老的沅水號子

又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

文/諶孫存 金 玲

圖/許永華

編輯/譚萌

審校/劉思佳

好看你就點點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