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一個從上世紀影響到這個世紀,從體育界影響到時尚界的人。無論你看不看球,是不是他的球迷,這個名字你肯定聽說過。

記得小時候,我們那幾乎每一個愛打籃球的大哥都會模仿他嚼口香糖的動作,即使他們嘴裏沒有口香糖。

當時的校園小賣部還有在賣劣質的籃球護腕,銷量很好,像喬丹那樣把護腕當成護臂戴就是那時候小學最潮的仔。

筆者那時年紀雖小,同樣也穿喬丹,雖然分不清穿的是喬丹還是中國喬丹,但絲毫不妨礙我表明自己高傲的球迷身份。

時至今日,AJ早已滿大街,復刻、聯名、新配色,每一雙穿在不打籃球姐姐腳上的AJ,都像是一份對往日潮流的延續。

距離喬丹第三次退役已快20年了,如今我們還沒從他接班人24號的悲痛中緩過神來,NBA也隨着疫情爆發而無限期停擺,此次他提前復出,雖然不在球場,意義卻非同尋常。

《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是一部傑森·海希爾執導的紀錄片,由ESPN和Netflix聯合出品,記錄和講述了上世紀“籃球之神”喬丹與芝加哥公牛隊之間的愛恨糾葛,以98年喬丹帶領公牛獲得8年內第二次3連冠時的故事展開。這一年是這支傳奇公牛分崩離析前的最後一年,對應的也是本片片名——The Last Dance。

本紀錄片原定在今年6月總決賽期間播放,但由於NBA停擺的原因,ESPN決定提檔播出,此舉讓千千萬萬筆者這樣無球可看的球迷終於找到了情緒的宣泄口。

目前播出的前兩集,僅美國本土,平均收視人數就超過600萬,刷新了ESPN收視紀錄。在中國同樣火熱,截止本週二下午,前兩集播放量均破260萬。

伴隨着高收視的還有它幾乎封頂的口碑,中美兩大評分網站均破9.7的高分就足以說明一切。

《最後一舞》一共10集,總時長8.5小時,採訪100多人,總素材超過一萬多小時。據創作團隊介紹,很多素材被封存了20多年,期間從未公開,包括大量喬丹發怒和爭吵的鏡頭,直到2016年喬丹才鬆口同意參與制作,而那一天,正好是詹姆斯和他的騎士隊回到克利夫蘭締造奪冠遊行人數記錄的日子。

因此對於想更深地瞭解喬丹或者當時那隻傳奇公牛隊的觀衆來說,本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至少它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籃球之神首先也是人。

從目前放出的兩集來看,本片以97-98賽季時期老公牛完成最後一舞,奪取第二個3連冠後就原地解散爲線索,講述他們這一年爭冠路上遇到的各種阻礙,並通過追溯他們各自的人生往事來解釋這些巨星在應對困難時做出各式選擇的背後原因,也同時帶出他們不得不在賽季結束後就分道揚鑣的宿命。

前兩集分別以喬丹和皮蓬爲中心,在他們各自對成長背景的追憶中不難看出,喬丹有着較好的家庭和運氣,而皮蓬從小就缺乏安全感。

他們不同的成長經歷同樣也決定了,在對於他們共同熱愛的運動上,他們從一開始就有着不同的理解,一個只管求勝,一個卻更像是求生。

對於喬丹來說,只要夠拼命夠努力,一切都會隨之而來,前途一片光明。

但對於皮蓬來說卻不是這樣,即使在他已經證明了自己後,他依舊選擇了一份薪資完全低於自己能力的超長期綁架式合同。

穩定輸出、保障家庭生活的妥協是他童年的不安全感造成的。

作爲一個站在男神旁邊的男人,他有時承擔的可能比喬丹更多,甚至作用更大,喬丹自己也在片中承認,如果沒有皮蓬,他就沒法奪冠。

但皮蓬的天賦和性格使得他註定不能成爲像喬丹那樣能夠完全主宰自己命運的神,因爲喬丹實在太強,連伯德見到他後都說那是上帝在穿着喬丹的球衣打球。

當喬丹在公牛最後一年拿着3314萬美元的天價年薪時,皮蓬作爲球隊第二人,甚至NBA第二人,卻只能拿到可憐的278萬,並且還面臨着即將被球隊交易的危險。

當時球隊的總經理傑裏·克勞斯狡辯說,隊裏每個人都可以被交易,make a team better是他的職責。這顯然是他的託辭,因爲喬丹就只會退役,而不可能被交易。

“NBA就是一場生意”,這個金句對於很多球迷來說並不陌生,我認爲這句話不是很準確,得看對誰。對大多數媒體和老闆來說,它是生意,而對於大多數球員來說,那是一場夢。

最終球隊老闆拍板留下了皮蓬,讓他和喬丹一起完成最後一舞。但克勞斯這樣的做法顯然觸碰到了皮蓬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不安全感並沒有隨着他的成長而消退,反而是越來越強烈了。

從夢中醒來的皮蓬顯然不是很感動,他開始公開羞辱克勞斯,“你不付我工資,那就去你妹的,我要自己照顧自己了。”皮蓬由此和球隊管理層決裂,並且公開要求交易,這可以說給公牛的最後一舞蒙上了致命的陰影。禪師對皮蓬的做法深表遺憾,連喬丹也責怪當時的皮蓬自私,但他們又何嘗真正走進過皮蓬的內心。

令人欣慰的是,這個紀錄片算是捅破了這層隔膜,通過追溯往昔來集中揭示他們在97-98賽季所做各種選擇的背後原因,這在滿足了球迷好奇心的同時,也給這隻傳奇的球隊披上了一層身爲傳奇所特有的宿命感,一切都是有因可尋的,換句話說就是3歲看大,7歲看老,典型的英雄敘事結構。

接下來劇情如何,公牛是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完成第二次3連冠,其中又會有多少未被曝光的內幕在記錄片中出現,期待新一集《最後一舞》能帶來更多的驚喜。

最後說說關於本紀錄片播出後ESPN對於詹姆斯和喬丹歷史地位的激烈爭論。

在筆者看來,喬丹之後最像喬丹的無疑是科比,即使24號從不承認在模仿喬丹,但無論身型、畫風、打法還是求勝欲,他都是這個時代最接近喬丹的人。

至於詹姆斯,雖然他選23號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爲崇拜喬丹,喬丹是他那一代球員共同的偶像,但他們終究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球員。

詹姆斯不同喬丹,韋德也不同皮蓬,他們之間的關係,更是超越了喬丹和皮蓬能理解的範疇。兄弟籃球也好,抱團取暖也罷,能被拿來和神相比較,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話說回來,我比較認同的是科爾的觀點,如今的NBA已經很難再出現喬丹這樣的籃球之神了,像喬丹那樣連自己紀錄片素材都能完全掌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球員在場上場下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捕捉和放大,資訊爆炸對我們是苦惱,對球員也是。

我們很難再回到過去,曾經的籃球之神也無法出現在當下。如果將喬丹放在今日,我們是否能像上個世紀的球迷那樣,專注於欣賞他的球技而不對他場下那些糜爛的小道消息評頭論足,這纔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畢竟凌晨4點的梗今天已不再專屬於體育圈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