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初英千里回國選擇幫助父親,從此開始了他清苦的教書生涯。11年後,24歲的英千里從倫敦大學畢業回國,幫助父親籌辦輔仁大學。

他滿族赫舍里氏,是曾經很出名的導演兼演員英達的爺爺,更是前臺灣領導人馬九英的老師,同時他還是外國人心目中英語最好的中國人。而他就是上下數千年,縱橫千萬裏,海峽兩岸桃李滿天下的學問淵博的教育大家——英千里。
英千里爲何英語這麼好?人家十三歲時就被父親英斂之拖雷鳴教父帶往歐洲去留學。11年後,24歲的英千里從倫敦大學畢業回國,幫助父親籌辦輔仁大學。27歲,人家就成了輔仁大學的教授,想想現在的我們27歲正在做什麼。
當初英千里回國選擇幫助父親,從此開始了他清苦的教書生涯。並且這一堅持就是二十多年,他學識淵博,講起課來繪聲繪色,深入淺出,很是吸引人,所以經常出現座無虛席的情況,甚至門口和窗口都擠滿了聽課的學生。
然而,很快這種平靜的教書生活被日寇的入侵所打破,抗戰期間,北平淪陷,英千里和同人組織學社,宣傳抗日救國的主張,積極掩護優秀青年潛赴後方。爲此,他曾兩次被捕,即使遭受酷刑,他也不屈服,就這樣一直在監獄長達三年之久。當初英千里甚至被判死刑,家裏的人時刻受到監視,即使是保姆上街買菜,都被監視。然而,最終在我地工人員的幫助下,由死刑變成無期徒刑,又變成15年有期徒刑。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被釋放。
1948年,英千里突然接到通知,匆匆趕到東單臨時機場,隨即與胡適等一同乘機飛往臺灣。當初家人認爲幾個月他就會回來,沒想到這一去,20年間音信全無。在臺灣他把畢生的精力全部投在了教育當中。臺灣省所有從初中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的英文教科書,均出自英千里之手。英千里在海峽兩岸可謂桃李滿天下。後來的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就是英千里的得意高徒。
臺灣著名女作家張秀亞曾稱讚道:千里老師的學問淵博,識見超人。……他講起書來徵引繁富,妙語連珠,上下數千年,縱橫千萬裏,好像沒有一個典故、一件事物不可以由他信手拈來加以利用的。
1969年10月8日,英千里在臺北去世,享年69歲,臨終前留下遺囑,將公教保險費新臺幣13.8萬元全部捐給英氏獎學金基金會,用於嘉獎優秀青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