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飛鷹警航中隊”將無人機應用於指揮調度、活動安保、偵查追蹤、治安巡防等實戰工作中,爲智慧警務延伸了手腳,插上隱形“翅膀”。2019年,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在全市率先成立“飛鷹警航中隊”,提出“無人機+警務”的概念,無人機實戰的廣泛應用成爲我市公安科技興警的縮影。

編者按:

近年來,德州公安積極實施科技興警戰略,緊盯公安科技發展的步伐,加大裝備和警力投入,積極推進警用無人機實戰應用和建設,培養“無人機”警務應用人才,助力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建設,築牢平安德州的銅牆鐵壁。2019年,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在全市率先成立“飛鷹警航中隊”,提出“無人機+警務”的概念,無人機實戰的廣泛應用成爲我市公安科技興警的縮影。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凱 通訊員 孫守強 攝影報道

一部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把公安工作的視野從地面帶到了空中,在警務工作中逐漸成爲一種新型利器。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飛鷹警航中隊”將無人機應用於指揮調度、活動安保、偵查追蹤、治安巡防等實戰工作中,爲智慧警務延伸了手腳,插上隱形“翅膀”。無人機的廣泛應用讓寧津警方在警務工作中如虎添翼。截至目前,寧津警方利用警用無人機參與偵辦各類治安、刑事案件800餘起,有效提升了警務實戰綜合能力水平。

“如虎添翼”

精準打擊違法犯罪

無人機實戰應用延伸了民警的視野,幫助民警打開“上帝視角”,空中觀察的範圍比地面更加廣闊,更有利於擴展偵查搜捕,在案件偵辦中可對目標實施空中隱蔽偵察、精準打擊,讓違法犯罪行爲無處遁形。

“你們是從天上下來的嘛!”當寧津縣保店鎮紅廟李村李某看到警察衝進家中後,不禁發出這樣的驚歎。3月11日,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與德州生態環境局寧津分局進行聯勤聯動大檢查工作。“飛鷹警航中隊”中隊長李明利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巡查,1時30分左右,無人機遙控器顯示屏中出現一處火光,李明敏銳地意識到,此處可能有涉嫌非法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行爲。

抵近偵察、固定證據、確定座標,當李明利用無人機完成一系列操作時,地面特巡警也迅速出擊,對李某進行控制。經查,李某在家中從事鑄造活動,生產設施均未配套建設污染治理設施,直接排向大氣,污染環境。

僅今年2月底以來,“飛鷹警航中隊”利用無人機在全縣範圍進行高空巡查,偵破非經營成品油案件1起,通過逃避監管方式向大氣排放污染物案件7起。

以往特巡警只是在地面進行巡查活動,視野有限,巡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採用無人機進行先遣偵查,彷彿是給特巡警插上了“翅膀”,從高空俯瞰更加廣闊的環境,標註重點區域,再由特巡警進入偵查模式,對重點區域一一排查,這樣不僅節省警力,還能提高效率。

春天是毒品原植物罌粟生長的旺季,在禁毒工作中,無人機空中搜索巡查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2019年,“飛鷹警航中隊”協助寧津縣局禁毒大隊開展禁毒專項行動,發現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區域10餘處,剷除違禁種植罌粟500餘棵。

據悉,無人機有着視野開闊、機動性強、航拍取證簡單等特點。目前,警用無人機飛行高度較高,從地面上看單用肉眼已經很難發現,隱蔽性強,此外,視野鏡頭可以達到30倍鏡,能精準地抓拍人臉,並及時回傳地面,實現空中人臉識別,在警務工作中大放異彩。

截至目前,寧津縣公安局利用無人機參與偵辦各類治安、刑事案件800餘起,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150餘名,有效提升了警務實戰綜合能力水平。

“空中守衛”

科技助力百姓安全

“廣場上的村民請注意,防控疫情,請大家不要聚集,趕快回家,趕快回家!”這是疫情期間特巡警利用無人機隔空喊話的“硬核”防控一幕。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爲了讓防疫宣傳“空中”“地面”全覆蓋,“飛鷹警航中隊”充分發揮無人機的科技力量,多點位、立體化、全天候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大爺,出門可不能不戴口罩啊,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外出遛彎忘記佩戴口罩的村民王大爺聽到來自空中的警方提醒,嚇了一跳,他一邊好奇地打量着這個“空中守衛”,一邊趕緊返回家中,戴上口罩後走出家門,還不忘衝着無人機伸出大拇指。疫情期間,“飛鷹警航中隊”針對寧津縣重點區域,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巡邏,當有村民忘戴口罩、隨意外出,便會從天上聽到警方的喊話。

在戰“疫”工作中,“飛鷹警航中隊”藉助科技手段助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向科技要警力,充分發揮無人機效率高、震懾力強、覆蓋面廣等優勢,通過高空喊話、高空巡邏等方式,督促、提醒轄區居民提高疫情防護意識,提升抗疫工作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民警高頻率接觸大量外地返寧人員帶來的潛在風險。

截至目前,“飛鷹警航中隊”利用無人機制作重點區域航拍圖67張,勸阻隨意走動人員230餘人,教育未戴口罩人員90餘人。

無人機自身圖像採集和無線傳輸能力是最基礎、最核心的應用,通過搭載照明、喊話、拋投、傳感等裝置可以實現多種用途。在大型活動安保、突發事件處置、道路交通疏導等任務中可以第一時間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使警務和空間信息更好地融爲一體。

在去年寧津縣舉辦的迷你馬拉松環湖跑、慶祝豐收節等重大活動中,無人機發揮了重大作用,無人機高空實時監測現場情況,隨時飛赴重點區域上空回傳現場影像,有效彌補了地面監控視野內的空白,從而更加優化警力配置,保障市民安全。

最近,無人機在處理交道事故方面有了新用途。“飛鷹警航中隊”聯合當地交警部門,試行無人機巡航協助處理交通事故,當交通事故發生後,無人機即刻抵達現場拍照取證,在人未傷、車能動的情況下通過空中喊話指引車主撤離現場。無人機拓展應用在道路交通管理領域中,可有效避免因交通事故帶來的交通擁堵,保障現場人員安全,提高交通事故處理效率,使交通安全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科技興警”

創新驅動智慧警務

隨着無人機技術不斷成熟,警用無人機已成爲重要的“科技興警”新手段嵌入到警務工作中,讓公安工作越來越“智慧”。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利用無人機關鍵核心技術,爲智慧新警務打造驅動引擎。

2012年初,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購置3架無人機,開始探索將警用無人機投入到警務實戰。多年來的摸索努力,現在已經擁有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12架、無人偵察車2輛,並自主研發、改裝多項設備,建立了較爲完備的裝備體系,並在一線執勤執法中廣泛應用。2019年7月,寧津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飛鷹警航中隊”成立,努力實現“無人機+警務”的專業化、正規化發展。

針對無人機“黑飛”問題日益凸顯,李明自行研製了無人機槍式干擾設備,改裝一輛無人機管控指揮車,通過整合共享飛行大數據,綜合運用多種預警管控和反制手段,確保對註冊飛行器用戶和“黑飛”飛行器的精準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這輛由李明自行改裝的無人機管控指揮車,集監測、通訊、監控、反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通過警用無人機將區域影像實時傳輸至指揮中樞,在大型活動安保、突發事件處置等任務中爲指揮長第一時間掌握準確現場情況提供直觀參考,讓指揮更精準、更便捷。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應用,在無人機應用方面,李明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李明曾代表山東省公安機關參加“全國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戰演練”並斬獲多項榮譽。2019年,李明被特聘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低空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明不僅自己刻苦鑽研無人機飛行技術,還帶領隊員們不斷提升無人機操控水平和實戰能力。多年來,寧津縣公安局利用無人機技術,爲智慧新警務打造驅動引擎。其自主研發的“多功能查打控一體化警用無人機”榮獲“德州公安基層科技創新獎”二等獎,與人民公安大學低空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研發的空中應急微智慧系統也廣泛應用於一線執勤執法中,爲“無人機+警務”在實戰中運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飛鷹警航中隊”目前共有隊員25人,其中5人擁有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執照。這支平均年齡23歲的隊伍,充滿活力與朝氣,這些無人機警務人才將在持續創新新警務上大有可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