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這兩天,幾則好消息接連而至,有力地轟擊了“天蓬元帥”扶搖直上的囂張氣焰,似乎它又將被打落雲頭,變成凡間一盆再普通不過的肥豬肉。只是炒家要不高興了。

於是,有“投降派”站出來喊話:“豬肉漲價是十分合理的,養殖戶的收入提高才能反映正常的供需!”不知道這些人是否是豬肉利益集團人士?不過,他們拿出的論據貌似也站得住腳。

但誓與肉價抗戰到底的朋友,聲勢更加浩大。先看幾則好消息。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據悉,11月16日權威部門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由11月11日的49.61元/公斤,降至11月15日的48.13元/公斤。而部分城市甚至降了三到五元不等。比如,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11月15日的平均批發價已經降到21.13元/斤,一斤下降了4元。

而農業部領導15日也表示,進入11月以來,生豬和豬肉價格開始回落,中國政府短時間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多措並舉恢復豬肉生產,穩價保供。未來隨着扶持政策進一步落實落地,生豬生產一定會逐步恢復。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有豬肉生產廠家人士,解讀這幾則消息稱,“雖然政府舉措十分給力,但是,肉價短時間很難下降,目前的價格下降只是盤整,很快就會再漲上去。消費者應該理性接受豬肉漲價這一客觀現實。”有網友說:“果然是屁股決定大腦!”是這樣嗎?

據悉,中國2018年消費了超過5590萬噸的豬肉,而去年全球豬肉消費總量還不到1.12億噸,全球豬肉消費我們國人頂起半邊天!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而各國豬肉產能加一塊也不是我們的對手。因此,向中國出口豬肉的二十幾個國家,在已經達到豬肉出口極限的情況下,9月份也只能向我國出口16.2萬噸合格豬肉。導致我們進口豬肉的價格翻番。所以說,儘管各出口國開足馬力,加大向我國出口。但要保證豬肉的正常供應,還得靠國內生產。

可是,有專家分析說,“今年前三季度屠企屠宰生豬數量大概在1.55億頭,同比下降了13.8%,豬肉產量3181萬噸,同比下降17.2%,而我國每年的豬肉消費量高達5400萬噸,前三季度豬肉產量爲3181萬噸,意味着第四季度要產出2219萬噸的豬肉,才能讓豬肉價格恢復之前的水平,但是以現在的生豬產能,顯然是不能滿足的。”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這位專家可能不知道,政府關於持續加力促進生豬生產、多渠道增加肉類供應(進口)、投放冷凍豬肉儲備等的政策推下後,生豬產能明顯提升。據悉,9月份豬飼料產量環比增長10%,其中仔豬料、母豬料、育肥豬料產量環比增長分別是12.7%、8.7%和9.1%。

之所以增長如此迅速,是因爲各級政府通過各種扶持政策,比如“取消超範圍劃定禁養區,加大養殖用地保障,豬肉運輸納入綠色通道和財政金融支持等十七條”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確實有利提振了市場信心。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從而促使豬肉廠家加大了投放仔豬、母豬、肥豬飼養的力度和速度。而且,10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已止跌回升,再加上今年禽肉、牛羊肉產量也都有不小增長,使部分豬肉需求被取代。

有豬肉攤販道出了心聲,“最近豬肉在降價,前兩天一下降了兩三塊錢,民衆樂了,買的量也多了,最近店裏的豬肉銷量開始回升了。”可見,先前豬肉漲價,嚴重影響了它的銷量。它貴了,大家自然就少喫它了,喫點別的也不錯。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於是,有網友問,未來我國的豬肉價格會像韓國、美國那樣遭遇雪崩嗎?

據悉,貿易戰以來,美國豬肉近期曾一度跌到5.8元/斤,原因就是,美國豬肉本來就是供大於求,這回因爲得罪超級進口大戶而引起豬肉滯銷,更讓美國飼養戶雪上加霜,爲了減少損失就只能割肉大減價了。

近期下降意味肉價雪崩?炒作豬肉可休矣,趨勢自16日已很明顯

而韓國目前已經出現了十幾起豬肉質量問題,爲此撲殺了30多萬頭生豬,而且還沒有收手的跡象。因此韓國國內豬肉短缺問題也很嚴重。

但是韓國百姓很有“個性”,豬肉再少我還不喫呢!他們竟然掀起了不喫豬肉的潮流,把豬肉需求生生壓下去了,從而導致豬肉價格雪崩式坍陷,這就比較有意思了。所以奉告那些藉機哄擡豬肉價格、與政府背道而馳的炒家,惹惱了消費者,你們的肉大部分會爛在鍋裏,無人問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