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省存赤黴病暴發風險 農科院預計發病面積8000萬畝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四五月份正值我國主產區冬小麥的抽穗揚花期,農業農村部於今年3月中下旬曾指出今年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將偏重發生,近日據媒體公開報道,不少省份也存在赤黴病暴發風險。那麼赤黴病暴發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今年發病面積是否高出往年?新京報記者今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獲悉,近10年來赤黴病的年均發病面積在8000萬畝左右,從近期掌握的全國各地小麥赤黴病發生情況來看,發生面積將不會超過平均水平。

赤黴病更易造成食品安全隱患

作爲一種流行性病害,赤黴病又被稱爲“小麥癌症”,是包括條鏽病、白粉病在內,小麥面臨的三大病害之一。

“赤黴病是一種穗部病害。這個病的病原菌叫鐮刀菌,小麥穗部被真菌侵染之後,受感染的小穗或臨近小穗會發紅,溼度大時呈現出紅色黴層,所以它被稱作赤黴病。”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昊博士的研究方向,即是真菌毒素綜合防控,多年來主持並承擔的課題也都與鐮刀菌有關。

張昊告訴新京報記者,小麥真菌病害主要分爲兩大類,一類是病原在植物病殘體上通過土壤進行傳播的土傳病害,另一類是病原菌釋放到空氣中通過氣流傳播的氣傳病害,而赤黴病則明顯屬於後者。“赤黴病多出現在小麥抽穗揚花期的時候,麥穗揚花時穎殼會打開,讓空氣中的病菌有機可乘。”

張昊向記者介紹,通常情況下,20%—30%的減產,只是赤黴病對小麥造成影響的方面之一,“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於減產,而在於它侵染了小麥後,病原菌會產生毒素,造成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如果食用,對人和牲畜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張昊談到,我國對於赤黴菌產生的毒素是有嚴格的限定標準,若小麥中毒素的含量超過國家標準,那麼即使畝產量再多,小麥也無法食用了。

可防 可控 不可治

據媒體公開報道,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多省存在赤黴病暴發風險。在專業領域,所謂的“暴發風險”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張昊說,從預測預報的角度上講,風險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病原菌的數量,二是當地的氣候條件。

“從病原菌方面來看,其實近幾年,我們國家絕大部分麥區的病原菌數量很多,是有赤黴病大面積暴發的必要條件。所以這個方面幾乎可以不用考慮,剩下的關鍵就取決於當地的氣候條件。”張昊談到,一般情況下,在小麥的抽穗揚花期,一旦遇上連續兩天的陰雨天氣,就算爲赤黴病的暴發“攢足了”條件。

而赤黴病一旦暴發,也就並不存在“治癒”的說法。張昊提到,在走訪調查江蘇、安徽等地的麥田赤黴病發生情況時,當地經常會在麥田旁掛出提示標語,上面寫着“小麥赤黴病,能防不能治”。

“這就是赤黴病的特點,可防、可控、不可治。也就是說一旦得了赤黴病,再向麥田中打藥也不會有太大效果了。但是如果能提前預防,可以說效果會非常好,我們有適合不同生態區的整套防治規程,可以立竿見影。”不過其中也存在難點,張昊介紹,對於赤黴病,小麥用藥的窗口期非常短,藥打早了效果不好,看到症狀後再打,也就錯過了最佳用藥時間。

今年發病面積預計不超過8000萬畝

即使多地存在赤黴病暴發風險,張昊認爲也不必過於悲觀。

赤黴病的暴發集中在四五月份,從小麥的抽穗揚花期來看,南方較早於北方,張昊指出,即使將大面積暴發赤黴病,從時間上看,目前還未到真正的暴發期,我們還有時間組織有效的防控。

張昊介紹,赤黴病作爲小麥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國麥區每年的發病面積有一定波動。剛剛過去的2019年當屬近10年來發病面積最低的年份之一,而2018年和2012年則屬於赤黴病的高發年份,其中我國麥區在2012年因赤黴病暴發受到的影響最爲嚴重,“當時全國有1.5億畝小麥受到影響。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近一半的小麥都得了這個病。”

根據我國近10年赤黴病的發病數據,張昊指出,赤黴病的年均發病面積在8000萬畝左右,今年根據前期瞭解到的情況,也是赤黴病偏重發生的一年,“但我認爲今年不會超過這個數,發病面積也不會比2018年更高。”

張昊談到,我國小麥主產區在近幾年對於赤黴病的防治非常重視。一般產糧的大省會有針對防治赤黴病的專項基金,農業農村部、各省植保站也會組織不同層面的專家組督導各省和各個縣市的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情況。“他們工作做得很細,每個縣在這個關鍵期中,會面臨的天氣情況、降雨的可能性都會被提前測算在內。”

其實事實上,近十年是我國麥區赤黴病發病最嚴重的十年。爲什麼會這麼嚴重?張昊解釋,這與耕作制度改變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我國已經全面推廣的秸稈還田能夠保護環境,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但任何事情都是兩面的,秸稈還田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之前我們提到麥區中病原菌的數量龐大,這就是由於病原菌可以在還田的秸稈上面存活和繁殖,這些秸稈給了病原菌滋生提供了條件。而另一方面,全球氣候變暖後,造成了我國雨區北移。例如長江、黃淮地區,過去小麥揚花期的時候是沒有這麼多雨水的,現在揚花期間降雨的幾率比以前要大得多,這也爲赤黴病提供了暴發的條件。”張昊說。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