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冲突战争,这场战争中有数不尽的经典战例和著名装备可以供我们去分析一二,比如说二战德国著名的六号虎式坦克和美国谢尔曼坦克这对宿敌的对决。不论是在游戏还是在影视作品中,谢尔曼坦克在虎式坦克面前似乎都显得一无是处,事实果真如此吗?一组数据告诉大家真相:至少在前期和中期,谢尔曼碰到虎式真的像纸片一样弱。
六号虎式坦克的研发立项事实上早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就已经完成,按照时任德军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大将的设想,德军在未来应当有一种比四号坦克更强,能够担负起前线主力反装甲任务的新型坦克装备到位。该项目实际上就是虎式坦克的极初期型,项目代号VK3001。但是由于德军在欧洲的战事一切顺利,设想中的可能与法国鏖战一年甚至更久的情况并未发生,因此VK3001项目也就被以战局尚且需求不大为由暂时搁置起来,直到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爆发。
德国大举入侵苏联之后,很快发现了苏军的坦克部队中有大量坦克都是能超越德军装甲部队的存在,诸如KV1重型坦克以及T-34中型坦克,其综合实战性能均凌驾于德军当时任何一种坦克之上,除此以外还有KV2这个扛着152毫米巨炮的怪物,尽管KV2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因为糟糕的设计缺陷而不怎么好使,但这些苏联红军的钢铁巨兽还是带给了德军以极大的震撼。从而加速了原本被束之高阁的VK3001项目重新启动,并且因为实战条件的变化和苏军手中的那些强大的坦克,从30吨的体重不断增加防护,直至飙升到了后来重达57吨的量产型六号虎式坦克。
由于虎式坦克是在德军与苏军装甲对抗下诞生出的直接产物,因此所有技术指标都是按照能够碾压苏军同时代坦克为目的而设计的。大洋彼岸的美国介入欧洲西线战场的时间较晚,此前一直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状态,并未根据实战需要对已经大量生产的谢尔曼坦克进行升级改进。故而在诺曼底登陆行动发起的随后几个月时间内,美军装备的大量早期型谢尔曼坦克遭遇到德军装甲部队的一顿暴打、损失惨重,综合性能只能和四号坦克平分秋色甚至还有所不如的早期型谢尔曼,在德国的虎豹大军面前一度被打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意识到此种情况的美国立刻做出了针对性的改进,主要针对前线美军官兵反应突出的“装甲贫弱”“火力不足”等关键性能进行重点强化。在初期型谢尔曼之后,美军相继推出了装备长身管76毫米火炮、可发射高速钨芯穿甲弹的M4A3E8谢尔曼坦克,以及装甲加强到凌驾于虎式坦克之上的M4A3E2“巨无霸”重型谢尔曼坦克。以上这两款大改谢尔曼在前线表现不俗、被美军装甲兵喜爱颇佳,前者极大幅度提升了火力后使用最新型的美军高速钨芯穿甲弹,可在1000米距离上轻松击穿虎式坦克车体正面厚度达102毫米的装甲防护,使得虎式坦克的防护优势荡然无存。后者也就是防护增强版的M4A3E2“巨无霸”, 坦克正面装甲防护性能,更是到了虎豹坦克只能击穿弱点区域而无法随意乱穿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陆军装甲兵名将、四星上将克莱顿.艾布拉姆斯,其在二战时期的一辆最著名的座驾,便是在M4A3E8谢尔曼基础上,魔改大幅度加强防护后使得综合防护性能接近于“巨无霸”的魔改谢尔曼,带有象征艾布拉姆斯身份的“闪电白云”特殊涂装,这大概也是整个二战期间美军最著名的一辆特殊谢尔曼了。(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