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幾個方面軍會師後,紅四方面軍被改編爲西路軍出征,中途遇到馬步芳的馬家軍襲擾,造成西路軍失利,鄭維山是少數死裏逃生的指揮員。同年11月張家口戰役時,鄭維山再次把傅作義35軍包圍在新保安,最終導致35軍全軍覆沒。

在開國將領中,十幾歲投身革命到比比皆是,但從小受父親影響走上革命道路的不多見,但鄭維山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紅軍時,經歷過失利,曾乞討回到延安,12年後滅掉讓他失利的馬家軍,又成爲傅作義的剋星。
鄭維山,是大別山走出來的將領,早年他父親也是一位革命者,在其影響下走上了革命道路,黃麻起義是他12歲,並擔任了兒童團隊長、赤衛隊副指導員。直到15歲,他帶領70多人蔘加了鄂豫皖的紅四方面軍。
鄭維山加入紅軍主力後,他很幸運成徐向前的傳令兵,在徐的影響下鄭維山進步很快,不久升爲了班長、連指導員,參加了三次反圍剿戰鬥。第四次反圍剿,紅四方面軍西撤川陝,由於鄭維山作戰勇敢,同一年內升爲了團政委、師政委。此時,他在18歲。
在川陝地區,他打了與川軍較量打了多次打勝仗。在1936年是鄭維山最艱難的一年,他率部接應紅二方面軍,爬了三次雪山、過了三次草地。在幾個方面軍會師後,紅四方面軍被改編爲西路軍出征,中途遇到馬步芳的馬家軍襲擾,造成西路軍失利,鄭維山是少數死裏逃生的指揮員。
他在負傷後,在老鄉的救治下躲過了馬家軍,等傷病好一些後,去陝北尋找大部隊。他一路乞討,按下決心一定爲死去的戰友報仇。
抵達延安後,他先在抗大任教。抗戰爆發後,他抗大分校副校長、團長、軍分區副司令等職;解放時期,他人晉察冀野戰軍縱隊司令,在清風店戰役取得了殲敵1.7萬人,又首開解放大城市石家莊的先例。
1948年1月,他與傅作義賴以起家的35軍交戰,在誘敵之下,滅掉35軍一個師7000餘人,氣得傅作義揚言報此仇。同年11月張家口戰役時,鄭維山再次把傅作義35軍包圍在新保安,最終導致35軍全軍覆沒。
1949年,鄭維山3縱被改編爲63軍開赴大西北與兄弟部隊解放太原、蘭州等大城市。在蘭州戰役時,他面對的是馬步芳的馬家軍,曾經西路軍的仇敵。在此次作戰時,馬步芳的主力被全殲,唯一讓馬步芳逃走,留下遺憾。但他也告慰了西路軍犧牲的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他被派往朝鮮作戰,擔任兵團副司令、代司令等職,指揮了金城戰役。1952年他被評爲副兵團級,被授予中將,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戰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