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淮海戰役爆發,楊伯濤作爲蔣介石一員干將被任命爲18軍軍長,列入黃維12兵團,開赴淮海戰場。淮海戰役以徐州爲中心,國共激戰碾莊、陳官莊、雙堆集三個戰役。其中,雙堆集戰役,是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的一次大規模村落攻堅戰。

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的幾十萬國軍被解放軍團團圍困在雙堆集,多次突圍也沒有成功,眼看敗局已定,國軍上下人心躁動。當時12兵團的胡璉和黃維都準備了一些安眠藥,軍長楊伯濤不解其意,就問他們準備那麼多安眠藥幹嘛?黃答:如果此次兵敗,就準備以此自殺謝國。楊柏濤反譏道,服安眠藥,那是娘們才幹的事!如果戰敗,槍一舉,照着腦門"砰"的一聲,乾淨利落,殺身成仁,像個爺們一樣轟轟烈烈的死去。

"千古艱難唯一死"一點都不假,這不,絕望沮喪的黃維並沒有服藥自殺,而是下達了"四面開弓,全線反撲,覓縫鑽隙,衝出重圍"的突圍命令。黃維和胡璉各自登上一輛坦克,在坦克營的掩護下,奪路而逃。

國民黨"五大王牌"中,建軍最早、實力最大、名將最多的18軍,就這樣潰不成軍,成了無頭蒼蠅。軍長楊伯濤突出重圍,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哎,如此慘敗,有何顏面見委員長啊,他縱身跳進河裏,一死了之!哈哈,河水太淺,只淹沒了他半截身子。12月的冰水,大家想想看,刺心裂骨地冷。楊伯濤在水裏折騰半天,也沒舉槍自殺,而是從河裏爬了出來,做了解放軍的俘虜。

堂堂一個國軍將領如此狼狽,我就覺得特想笑。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着,這點糗事算不了什麼的,真實的楊伯濤還是響噹噹的硬漢一枚。

作爲十八軍在中國大陸的最後一任軍長,楊伯濤肩上扛着的兩顆金星呢,那可不是忽悠來的,是用生命拼出來的。出生於湖南的楊伯濤,16歲就參加了北伐戰爭,16歲,我們都在上高中呢。抗日戰爭中,楊伯濤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海戰役、棗宜會戰、常德會戰、雪峯山戰役等大型會戰,是爲數不多的基本上打滿抗日全場國民黨將領,歷任連長、團長、師長等職。

雪峯山戰役是楊伯濤指揮才能發揮最淋淋盡致的一場戰鬥。楊伯濤師的官兵與盤踞在附近頑敵進行了肉搏拼殺,素以白刃戰見長的日軍,咆哮着揮刀"呀呀"衝向十一師官兵。楊伯濤師也不是喫素的,他們擁有美式近戰武器衝鋒槍,數步之內密集向日軍迎頭掃射,日軍中彈紛紛倒地。繳獲山炮兩門、步槍多挺,生俘日軍60餘名,雪峯山戰役勝利結束。

解放戰爭中,淮海戰役是楊伯濤噩夢,也是他的新生,晚年的他撰寫了《美軍戰術之研究》一書,爲抗美援朝提供了參考資料。楊伯濤爲和平統一大業,爲家鄉的建設和教育奉獻了晚年。

2000年因病逝世,終年91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