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太后有不少,但是临朝称制而又做皇帝的太后那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则天,武则天因为是一个女子,所以在称帝这件事情上,武则天使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手法,让众大臣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后在称帝,这样大臣就都能够接受,而不是那么突然。

武则天在唐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掌握朝政,在李治在位的晚期,大多数的朝政处理都是出自武则天之手,武则天有政治智慧和天赋,能帮助李治把朝政梳理的井井有条,因此颇得李治的喜欢,李治和武则天曾称天皇和天后,二圣同时临朝听政,其后又怂恿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则作为亚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武则天的声誉。

而在李治去世以后,朝政就把控在武则天的手里,武则天与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皇帝李显的矛盾也越来越厉害,最后武则天废了李显,立李旦为皇帝,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年号为垂拱。

对于武则天的行为,徐敬业打着恢复李显皇位的旗号起兵反对武则天,最后徐敬业兵败自杀,而武则天也在做着称帝前的准备,武则天设置了铜匦,放在了洛阳宫门前,大臣们不管是建议、伸冤、告密,任何表疏她都随时接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广开言路,稳定了当时的朝政,但是也同时开启了告密的大门,出现了很多冤案。

很多人就开始利用武则天的这项政策打击异己,比如湖州佐史江琛就打这个歪主意,因为江琛不是刺史,而此时裴光是一个大家族,小事情也动不了他,这个江琛就想了个歪主意,他在平时不断收集裴光的判书并收藏起来,然后将其中的字挖下来,拼成了一篇文章,其中的大意是表示要配合徐敬业谋反,并以此为证据通过铜匦告发到了武则天那里。

由于江琛拼凑造假的技术非常的高超,武则天在拿到作为证据的那篇文章以后,竟然无从分辨,对比判书,的确是裴光的字迹,但是武则天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于是就派御史去彻查此事,毕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于是,御史就去调查裴光,并把证据展示给裴光进行问话,裴光拿到反书一看,也非常的奇怪,毕竟这个他没有写过,谋反的事情也没有做过,跟徐敬业也没有联系过,所以裴光也非常的疑惑,于是就对御史说:这个反书上的字是我写的字,但是整篇文章并不是我说的。因为只有这一篇文章作为证据,御史也不能决策,于是就回去复命。

武则天接到审讯的结果,很满意,前后派了三个御史前往审问,都么有问出个所以然来,这个案子就这样悬着,让武则天非常的难受,而裴光也不舒服,毕竟是自己的字迹写的反书。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推荐了张楚金,张楚金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非常强,于是武则天就启用了张楚金,张楚金到了以后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裴光承认字是自己的字,但没有写过这篇文章,案子又陷入了僵局。

张楚金也非常的发愁,拿着反书侧躺在床边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正当他发愁之际,突然看到窗外的光照射在纸上有拼凑的痕迹,于是就把纸张拿到太阳下透视,发现纸上的字是挖出来拼凑而成的,由于技术比较好,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放在太阳下,就很容易看的出来。

于是张楚金赶紧召集了湖州的管理,并让人取来了一盆水,当众把江琛给的反书放到水里,过了一会,一个个字从纸上飘下来,证明了江琛是制作伪证,裴光的冤屈终于洗清,而江琛则认罪伏诛,为了以儆效尤,武则天把江琛给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