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製片人高琛介紹,在做魔尊這個人物的設定時,考慮到她是戲中東華帝君最大的對手,要在可能的範圍內豐富她的人設,所以對於她的性格會有一些鋪墊。瞭解《枕上書》故事的觀衆都知道,梵音谷和“阿蘭若之夢”是書中的華彩篇章,東華帝君要開始主動“撩”鳳九了。

迪麗熱巴和高偉光主演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今晚迎來會員大結局。

自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獲成功後,東華帝君X鳳九這對“甜虐CP”一直備受期待。

目前《三生三世枕上書》播放量已經超過70億,在海外發行平臺上線後,也在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區蟬聯周播放第一。

《三生三世枕上書》的凡間劇情曾經引發爭議,但也有觀衆表示劇情從22集開始讓人“上頭”了,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這部劇是如何漸入佳境的。

《三生三世枕上書》原著的一大特點是時間線混亂,東華帝君和鳳九的“三生三世”在小說中以倒敘、插敘頻繁交叉的方式出現。

理清敘事時間線、降低理解門檻,應該是劇本創作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整體看來,劇版《枕上書》講故事的方式還是很清晰的。

開篇進入了鳳九化作靈狐的形態、在九重天上與東華帝君相處的“第一世”,這部分劇情不僅還原了原著,且節奏明快。

對於網友們的反饋,主創團隊也第一時間做了反思。

據透露,最初寫劇本時,大方向是還原原著,以及補齊原著敘事上的缺漏。在故事的大結構方面,編劇團隊做過好幾輪實驗,曾試過按照原著的時間線寫作劇本,但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讓一些不熟悉原著的觀衆看後,幾乎都是一頭霧水。

調整爲順序時間線後,凡間劇情勢必要提前。

總編劇梁振華表示,當初主創團隊反覆琢磨討論,綜合各方意見,一致決定擴充凡間故事,因爲叫“三生三世”,缺了凡間部分就不完整了。如果篇幅太短,人物還沒充分立起來、劇情也沒來得及展開就匆匆結束,會缺乏整體戲劇張力,更無法建立人物間的互動。

總製片人高琛也認爲,凡間部分是東華帝君和鳳九人物性格轉變的重要階段。“比如鳳九的性格變化很大一部分是緣於在凡間的這段經歷,東華開始從高冷、視萬物如無物的狀態裏慢慢有了人的情緒也是從凡間歷劫結束後開始轉變的。”

如今看來,凡間部分的確還有進步的空間。

改編:還原原著的基礎上如何增色?

凡間副本結束後,劇迷們紛紛發彈幕:正片開始。

22集後,劇情正式開啓原著中的開篇東鳳初遇劇情。瞭解《枕上書》故事的觀衆都知道,梵音谷和“阿蘭若之夢”是書中的華彩篇章,東華帝君要開始主動“撩”鳳九了。

梵音谷的美術置景驚豔,鳳九被帝君的“疊宙術”逼得現出九尾的名場面也的確如劇中所形容的那樣“新奇可愛”。總體來說,梵音谷副本的服化道、演員表演、劇情節奏等等都配合得相當不錯,還原了原著的精髓,整部劇也在梵音谷劇情後漸入佳境。

梵音谷中的“阿蘭若之夢”是《枕上書》的精華所在,對夢境的改編,可能比梳理故事的時間線更難。

在夢境中,帝君會以兩種身份同時出現,一個是他的影子沉曄、另一個是他借用的身份息澤。同時夢境中還有當下和200年前故事的不斷交錯,看過原著的讀者,可能都會發出“這段要怎麼拍”的感嘆。

原著中,夢境的規則非常複雜:鳳九進入“阿蘭若之夢”,保留了一部分記憶,失去了一部分記憶;能記住過去發生的事,卻記不清人的長相;東華進入“阿蘭若之夢”後,借用息澤的身份,卻未將自己換成息澤的面目,而是利用修正術把裏邊人記憶中的面貌改變。

而劇版則做了一個大修改,設定爲鳳九失憶。

鑑於原著中夢境的複雜規則和邏輯,書本閱讀尚且需要來回思量才能明瞭,如果原封不動搬到劇裏,的確解釋起來繁瑣費解,即便梳理清楚,沒看過原著的觀衆也比較難獲得明確清晰的情感代入,現在看來這版簡化邏輯的改編是成功的。

小說中鳳九跟帝君變化的息澤談戀愛的情節裏,因爲鳳九不知道息澤是帝君,所以可能有讀者會產生“鳳九愛上別人”的錯覺,這個情節在書裏可以有很多心理活動的描述去補齊它,但在影視化的作品中很難大篇幅呈現心理活動。

劇版進行了改編,讓鳳九很早就認出了帝君,這規避了小說中的爭議點以及一些可能對人設有傷害的情節,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人設:迷妹粉—女友粉—媽粉三級跳

在“冰塊臉”之後,隱藏的還有天真、愛撒嬌等等性格側面。高偉光這樣形容帝君的”三生三世”——“宋玄仁性格是熱情的,他繼承了東華性格里陽光的那一面;沉曄則是繼承了東華性格里的癡狂和執着。”

如果說沉曄代表了東華性格里的冰,那麼宋玄仁就是他內心的一團火,“鐵憨憨”也是帝君性格色彩中一部分的極致化。

總製片人高琛表示,當時在做人物設定時,想突出的就是“三生三世”之間人物的區分度。

“宋玄仁的熱情和在情感上的單純直給,都是對後面東華情感表現的一番鋪墊。觀衆在看的時候其實會發現,東華從凡間歷劫回來以後,他的情感表現是發生了變化的,他比之前多了很多的情緒。可能東華戀愛後變成的‘嚶嚶怪’就是宋玄仁的’鐵憨憨’的進化模式,可以理解爲東華收回宋玄仁的這一部分腳本之後又進行了優化改造,於是有了後面他追鳳九時不同於宋玄仁的表現。”

“鐵憨憨”是觀衆追劇時在彈幕中給帝君刷出的梗,而帝君本體的腹黑、愛撒嬌性格顯露後,很多觀衆也開始調侃“糟老頭子壞得很”。

對於鳳九,觀衆更是從第一集就開始玩梗。

鳳九最初以小仙娥的身份接近帝君,就彷彿追星的“迷妹粉”;在凡間和梵音谷兩人感情升溫,鳳九進化爲“女友粉”;“阿蘭若之夢”中,帝君展露出小孩子性格,鳳九則開始喜歡摸帝君的腦袋、給他買糖喫,完成了從“女友粉”到“媽粉”的進化。

迪麗熱巴和高偉光通過表演,放大了“東鳳CP”互動中有趣的梗,激發了觀衆追劇的腦洞。

配角方面,劇版《枕上書》也豐富了人設,留下了更多解讀空間。

魔尊緲落在原著中着墨不多,劇中則出場了多次,且總出現在“東鳳CP”約會時,被劇迷調侃喫狗糧撐到死。最後一集與東華帝君大戰時,魔尊不僅眼含熱淚,甚至還喊出了“東華,不要讓我這樣消失”的臺詞,也引發了觀衆們關於“魔尊是不是喜歡帝君”的猜測。

相比起原著中的工具人,劇版的魔尊的確更有趣。

總製片人高琛介紹,在做魔尊這個人物的設定時,考慮到她是戲中東華帝君最大的對手,要在可能的範圍內豐富她的人設,所以對於她的性格會有一些鋪墊。

“比如她爲了達到目的,即使對同爲魔族的人也不會手下留情;比如她在不能掙脫結界的時候,每次見到東華都會逞能鬥嘴,但是真的積蓄到力量,有望衝破結界的時候,反而很沉默,不願被看穿真實情況。

她對東華肯定是有執念的,這種執念是源於什麼?不服東華天地共主的地位?東華阻止了她統一六界?還是有什麼私人恩怨?因爲故事篇幅有限,原著也沒有提到,所以這部分不會展開去講,觀衆們有什麼樣的理解我覺得都是可以的,留給大家去發揮吧。”

東華帝君和鳳九在《枕上書》中造型很多,東華帝君演繹了各種材質的紫色,鳳九在凡間副本中髮型、妝容、服裝都堪稱驚豔。

據瞭解,造型團隊耗時近5個月時間,爲劇中所有主要演員共設計和製作服裝近2000件,其中爲男女主角設計造型117款共計283套。

鳳九和東華的造型每一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二人仙界造型的重點是用輕薄的紗料營造層次上的飄逸感,即使穿了很多層也不會有厚重感;凡間的設計比較落地,更像某個王朝裏面凡間或者宮廷的風格,更着重在線條和刺繡方面的設計;梵音谷因爲是比翼鳥族的地界,衣服細節上也會有羽毛的表現。

但在服裝造型上,還是留下了一個遺憾。

劇中鳳九承襲青丘女君的兵藏之禮是原著中的名場面,臺詞中也表明鳳九會“盛裝出席”,但這場戲並沒有出現新的造型,彈幕裏劇迷們也紛紛表示不解。

對此,總製片人高琛解釋道:“這場戲裏鳳九承擔了兩場打戲,破陣法時的一對多、和聶初寅的一對一,小說可以描寫如何造型華麗地去打鬥,但是在影視劇拍攝中還要考慮到實際的可操作性。比如演員以非常華麗的造型去拍打戲很難施展動作,那可能在一個側空翻的時候她的飾品掉了或者衣服繞上了,會在拍攝過程中造成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我們在保證劇情精彩的前提下,適當地做一些調整。”

特效:數字角色小狐狸也能表演

相比起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在特效方面進步明顯,尤其是鳳九的本體小狐狸,神態動作、毛髮的質感都相當有戲。

毛髮一直是CG製作的難題,要在保證真實的前提下控制渲染時間。

據瞭解,特效團隊在不斷測試後,小狐狸最終的毛髮量控制在160萬左右,正片中純狐狸鏡頭就有900多個,佔時42分鐘2520秒63000幀,這些鏡頭用一臺電腦渲染預計需要735900小時以上,最終特效團隊動用了多臺渲染設備,高峯時期共有1100臺電腦同時渲染狐狸場次鏡頭。

演員和數字角色的毛髮互動會給特效製作增加非常多的步驟,一般電視劇拍攝時會盡量避免演員和數字角色有接觸。《枕上書》此次做了比較大膽的嘗試,出現了很多東華帝君撫摸小狐狸和抱起小狐狸的情節。

小狐狸代表了鳳九去承擔一些劇情方面遞進的功能,這還牽扯到了數字表演這個環節。

在以往的電視劇裏,數字角色大多數是一些偏攻擊型的、偏兇狠型的角色,鏡頭節奏快,主要用於呈現比較緊張的氣氛,所以數字表演的含金量不是那麼高。

《枕上書》在特效方面的一大難點就是表達出了小狐狸的喜怒哀樂。

“既要和鳳九的性格契合,又要有它自己小狐狸的個性,比如當它和東華在一起時就有見到男神時的感覺,要不停釋放自己女性的魅力希望得到東華的喜愛,和它面對司命、成玉時那種肆無忌憚是不一樣的”,特效總監張卓介紹。

小狐狸這個數字角色的神態動作參考了迪麗熱巴的特點。特效團隊在設計前研究了迪麗熱巴的定妝和表演風格,因爲鳳九前期的性格古靈精怪,所以小狐狸的耳朵做成尖尖的,參考最多的部分則是迪麗熱巴的眼神。

“其實熱巴的眼神是很靈動的,有時候她在劇裏眼珠一轉可能就表達出了一些小心思,所以我們在做小狐狸的時候希望能傳遞出這種感覺。但我們把這種設定轉移到動物身上的時候,就可能不光只有眼神了,還有耳朵也是一個重要的表演載體,什麼時候開心不開心,耳朵會根據情緒的不同趴下去或者豎起來。”

除了數字角色需要CG製作,九重天、梵音谷等仙境的打造也需要特效配合。

美術置景把文字描述的畫面構建出來後,特效部門豐富了很多天馬行空的設想,細節上也很講究。

天宮遠處還有空中的宮殿、神仙聊天的時候天上有仙鶴飛過去,雖然都是一閃而過的背景,但也被不少觀衆發現了,而這些細節的作用就是讓觀衆更有代入感,讓仙境的氛圍更足。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還有個新的嘗試——在男女主角的使用上比較大膽。

它延續了一部大熱劇集裏的副線CP的主演。在項目籌備期,IP是強過主演的,尤其是男主角高偉光,相信大多數人在看到成品之前對他是會打個問號的。《枕上書》這麼強的IP,完全有能力吸引到咖位更大的演員來演,但製作方這麼操作,其實是打破了流行的大IP+流量的做法,更多從觀衆角度考慮,去做了一個心理延續。

現在看來,這個做法成功了,兩位主演都扛住了這部劇。

本文主筆:金牙

深挖娛樂圈的幕後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