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近日,國際油輪獨立船東協會Intertanko技術主管Dragos Raut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其結構完整性要受到高強度酸性氣體清洗後溶液的影響,船舶脫硫設備的使用壽命將不會超過10年。

Dragos Rauta表示,“脫硫設備的使用壽命受清晰溶液的高酸度對安裝完整性的影響,預計一套設備的使用壽命將很難超過十年,此外,使用脫硫設備還會對環境造成另外一些不可忽視的影響。”

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將在全球範圍強制施行新的船舶硫氧化物排放限制,普通水域航行船舶(即非排放控制區<ECA>水域航行船舶)使用含硫量≤0.50%m/m的船用燃料油(當前,這一上限爲≤3.50%m/m)。另外,船舶也可以通過安裝脫硫設備(也就是俗稱的Scrubber)來達到要求。如不然,IMO成員國將對未達到合規要求的船舶進行相應的懲罰。

目前距離2020 IMO限硫新規的正式實施僅有10幾個月的時間。

Dragos Rauta表示,“除了使用更爲清潔的燃料,我目前沒有看到任何的潛在的可以應對新規定的長期性解決方案。大多數的解決方案都只能是在短期內有效,簡而言之都是非可持續性的。”

“因此,很明顯,航運業仍然需要另一種既可行又可持續的新型解決方案來滿足2020年的硫排放上限要求,同時,別忘了未來還要考慮到國際航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要求。”

實際上早在本月初,INTERTANKO主席、Tsakos Energy Navigation Ltd CEO Nikolas Tsakos就曾將脫硫設備做出一個比喻表示,“我們發明一種新藥,這種藥可能會治好一種並,但這種藥可能會產生另一副作用殺死病人。”

脫硫設備“短命”,那麼船東就真的不要考慮安裝該種設備來應對新規嗎?

另外一位行業專家,Kassinger Consulting LLC.諮詢公司主席,曾在Esso/Exxon 工作過27年,退休後又爲DNVPS fuel testing做技術顧問25年的美國普渡大學博士 Rudy Kassinger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曾表示,也不盡然。

重要的是考慮投資回報週期。目前預測的投資回報期將在兩年的時間內,在某些情況下,只需要6個月的時間,在紙面上,這樣的投資有足夠的時間來獲得回報。

但話又說回來,如信德海事網此前報道,世界第二大船管公司中英船管 Anglo-Eastern Group首席執行官Bjorn Hojgaard就曾指出,安裝脫硫設備需給船舶帶來額外的自重,消耗更多的油、電,並且還會給船舶的穩性造成影響。

此外,高低硫油價差的走勢還將對安裝脫硫設備的投資回報週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信德海事網認爲,短期內,由於大多數的船舶減載新規定生效後選擇使用低硫油,這可能會進一步的拉大高低硫油之間的價差。但是考慮到新公約的強制實施,以及未來更爲嚴格環保要求的大趨勢,使用更爲環保的燃料或則更爲全面的新科技必將成爲最終主流趨勢。

因此安裝脫硫設備僅是公約生效初期的權宜之計,而其投資回報率會因爲船型、船齡、航線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到底選擇哪種解決方案來應對新規,各船東需根據自己所經營船舶業務範圍做好計算。

脫硫設備壽命最多隻有10年!安還是不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