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得救了,這個行業做表率!

今年以來,金融行業監管政策全線趨嚴,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在內的大多數金融企業,都面臨外部環境的挑戰。

信託和基金起伏不定,銀行和證券不復當年,然而原由商務部主管的融資租賃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卻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業績。

行業獨苗 逆勢上漲中小企業得救了,這個行業做表率!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總數爲11565家,較上年底的九千六百多家增加了1889家。

這被業內稱讚爲逆勢上漲,是因爲當前的金融政策不僅尚不明朗,而且融資租賃行業的監管體制也處於重大轉變,資金供給渠道收窄也無改觀。

還有更嚴峻的環境,是新的稅收準則即將實施,細則尚不清楚,行業專家可是一致看緊。

有人不以爲然,說現在整個租賃行業早已沒有前幾年快速擴張的勢頭,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發展期。

但數據顯示,融資租賃行業位居前列的公司盈利能力都在上升,資產規模總體處於擴張狀態,尤其是交銀租賃、國銀租賃、招銀租賃等多家企業。

租賃市場卻能夠逆勢而上,這充分顯示出行業的活力充足。而這一趨勢,來自中小微企業巨大的市場需求。

中小微企業的市場需求中小企業得救了,這個行業做表率!

作爲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民營經濟領域裏的中小微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技術創新、就業帶動等貢獻巨大。

但是,中小微企業的資信沒有優勢,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成本居高一直困擾其成長。

對此,融資租賃企業對中小微企業主體的投資活動,隨着實體經濟的復甦,也越來越頻繁。

此前有江蘇租賃、平安租賃,今年又有遠東宏信、君創租賃等多家公司,紛紛進軍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市場,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設備升級等方面提供支持。

設備的融資租賃最喫香中小企業得救了,這個行業做表率!

目前,融資租賃行業內一萬多家融資租賃公司中,有不少仍以政府平臺融資類項目爲主營業務,另外一部分則是堅持開展以設備爲基礎和選擇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租賃業務。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爲6.35萬億元。融資租賃行業經過10年發展,在飛機、船舶、交通運輸、大型機械等傳統領域已接近充分競爭。

但從上半年實現盈利的公司來看,服務實體經濟、迴歸租賃本源是融資租賃行業最有力的落腳點。

中小企業得救了,這個行業做表率!

今年8月底,廣東省政府印發融資租賃新政,從政策、資金等多個方面,鼓勵各地設立中小微企業設備融資租賃資金,通過貼息、風險補償等方式給予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

圍繞中小微企業的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目前已然站上了跑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