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低自尊的大學生在擔心與自我有關的任務上失敗時,會運用這種防禦方式以保護自尊。同樣的,那些偷偷學習不想讓別人知道,還要故意裝作自己沒學的樣子的人,他們只是希望自己失敗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藉口,至少不讓別人覺得是自身的智力和能力出現問題,將失敗的緣由客觀化,減少自尊的受傷。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已經認識到努力併成功是值得讚揚的,而努力卻失敗了會給人留下低能的印象。使用這種心理防禦策略後,成功了是因爲高能力,失敗了卻是因爲外部因素的阻礙作用。

主要原因就是心理防禦。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更多是因爲他們想要保護自己的自尊。

讀大學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都不願意坐在第一排,因爲你做在第一排總是會被冠名“學霸”。那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如果這個坐在第一排的同學他的成績只是中等水平。當別人問他爲什麼只考這個成績時,那麼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他說自己沒認真學習,但是大家不信,因爲大家認爲他敢做第一排,讓人感覺到他的努力。

但是如果一個坐在最後一排或者經常不來上課的同學成績倒數第一,當別人問及他失意的成績時,他能夠乾脆了當地說“我沒有努力而已”。老師如果找他談話也會是“你那麼聰明,只要肯努力,成績一定會上來”。

有的人偷偷學習,爲什麼不願讓他人知道?

有沒有對自己進行可見性的心理防禦,這種歸因差距就體現出來了。那些喜歡說自己沒怎麼努力的人,他們通過給自己設置一些障礙,來將自己失敗的原因客觀化。而那些讓人看到努力的人,他們往往找不到好的藉口,進而心想別人肯定認爲自己不夠聰明,將其失敗的原因歸結爲內在,而不是外在,進而感到自尊受挫、形象崩壞。

同樣的,那些偷偷學習不想讓別人知道,還要故意裝作自己沒學的樣子的人,他們只是希望自己失敗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藉口,至少不讓別人覺得是自身的智力和能力出現問題,將失敗的緣由客觀化,減少自尊的受傷。

他們失敗時,他們以“自己不努力”爲由保護了自尊,進而讓自己減少挫敗感,這對他們接下來面對困難有積極意義。而不小心成功了,那麼他們也能以此獲得更多的讚美,甚至獲得“學神”的稱號。因此,很多學生也願意用這種方式去保護自己。

而且,低自尊的大學生在擔心與自我有關的任務上失敗時,會運用這種防禦方式以保護自尊。而高自尊的大學生則是在擁有相似任務上的成功經驗時,運用其來強化自己的成功。

那些低自尊的學生會想着通過不學習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成績差,而那些高自尊的學生會誇大自己成就所經歷的挫敗。那些偷偷學習不想讓別人知道,還要故意裝作自己沒學的樣子的人,他們一般具有更高的自尊水平,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當然,這種自我的心理防禦有其積極意義。但是過度使用這種策略,可能會導致自我效能的下降,對所做事情失去信心。當任務來臨時,他們的口頭禪會是“我不行的”,進而陷入一種拖延和逃避的狀態

當然,個人覺得還是多份理解吧,畢竟人艱不拆!

有的人偷偷學習,爲什麼不願讓他人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