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一直延續到了1854年,由美國的黑船事件打開了封閉了二百多年的國門,也是在這之後的期間,麪包成爲了和西方侵略軍對抗將士們的口糧,因爲烤制後水分少,易於攜帶,便漸漸傳播開來,那個時候麪包軍糧的外表和名稱基本已經定形,一種叫做"兵糧丸",直徑4-5公分,正中央有一四角開口的圓形乾麪包,用繩子穿過系在腰間,這也算是爲麪包日後在日本大範圍流行打下了基礎。在江戶時代1633-1854年期間,日本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鎖國時間,就在這鎖國期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麪包文化的發展,因爲在鎖國期間頒佈了"奢侈禁止令","奢侈禁止令"當中對於飲食做了很嚴格的限制,其中烏冬麪、蕎麥麪、麪包等都被列爲奢侈食物禁止使用,想來確實,相比於大米的獲得,小麥粉需要經過清理、調節水分、研磨、篩選等多重過程,其獲得方式確實稱得上奢侈。

日式麪包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而精,而且日式麪包也是以柔軟著稱的,他們對於餡料和麪團進入牙齒裏咀嚼的柔軟口感就情有獨鍾,所以大部分的包餡麪包都會以麪糰和餡料1:1的比例去製作,甚至有些產品中的餡料都會比麪糰多,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料理麪包的多樣性,那是因爲日本麪包師傅在製作麪包時都在追求極致,尤其是在針對於食材方面,也特別擅長

將當季的食材運用到麪包裏面,那日式麪包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的地步,那今天就帶大家大概的瞭解一下。

在繩文時代期間小麥就由移民帶入了日本,但是在公元前300年開始也就是彌生時代的時候小麥才得以被大規模的推廣,也是在彌生時代之後從現中國引進了自古有之的麪食文化,不過當時日本對於小麥的處理,也是讓麪糰通過自然發酵,然後蒸熟,也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饅頭製作方法。

江戶時代

直到江戶時代初期,麪包這一發酵+烤制的概念才伴隨着葡萄牙貿易商的船隻傳入日本,爲何是伴隨着傳教而來,這也是因爲基督教中所指的"上帝的肉"代表的就是麪包,雖然有些教派裏對於"上帝的肉"的定義是未被髮酵過的餅乾,但很顯然傳入日本的這一教派是發酵過的麪包,但從麪包在日文中的讀音パン讀音同"胖",和葡萄牙語中Pão麪包同音,葡萄牙人將麪包傳入日本的說法也較爲廣泛,綜上所述總之麪包是由西方人經過海上貿易帶入了日本

奢侈禁止令

在江戶時代1633-1854年期間,日本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鎖國時間,就在這鎖國期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麪包文化的發展,因爲在鎖國期間頒佈了"奢侈禁止令","奢侈禁止令"當中對於飲食做了很嚴格的限制,其中烏冬麪、蕎麥麪、麪包等都被列爲奢侈食物禁止使用,想來確實,相比於大米的獲得,小麥粉需要經過清理、調節水分、研磨、篩選等多重過程,其獲得方式確實稱得上奢侈。

黑船事件

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一直延續到了1854年,由美國的黑船事件打開了封閉了二百多年的國門,也是在這之後的期間,麪包成爲了和西方侵略軍對抗將士們的口糧,因爲烤制後水分少,易於攜帶,便漸漸傳播開來,那個時候麪包軍糧的外表和名稱基本已經定形,一種叫做"兵糧丸",直徑4-5公分,正中央有一四角開口的圓形乾麪包,用繩子穿過系在腰間,這也算是爲麪包日後在日本大範圍流行打下了基礎。

明治時代

直到明治時代,日本人才真正開始接納和學習麪包,他們發現了麪包在軍糧配給上的重要性,於是像研究西方人的武器一樣開始鑽研如何生產麪包,而在這期間麪包軍糧也經過了多次發展,口味也有了變化,在其中加入黑芝麻等輔助材料,當時日本將"烤"稱爲"幹蒸",但那時候的麪包成品含水量很少,和今天以柔軟著稱的日式麪包還有很大差別.

紅豆包/奶油包的誕生

帶領日本麪包走向新紀元的的還是酒種紅豆麪包,酒種紅豆麪包就是在這個時候發明的,發酵香味中包含了日本酒的香氣,還有日本人最喜歡的紅豆餡,它實在太日本,好像出生臉上就刻着日本兩個字,酒種紅豆麪包的成功,激勵了更多面包師去創作了一系列日式麪包的衍生品,在明治30年代後半期,新宿中村屋的始祖相馬氏被一種奶油泡芙的味道所感動,開始用奶油製作麪包,他使用了牛奶,雞蛋等營養豐富的原材料,綜合考慮了營養價值和口味,使奶油麪包成爲日本定番麪包。

昭和時代

到了昭和時代,就在日本經歷了地毯式的全國轟炸後,麪包界又迎來了一段時間的進化,因爲戰後大部分稻田受損,水稻產量跟不上民衆所需,就接受西方援助的小麥粉、黃油等原材料,讓日本政府大舉興建麪包加工場,學校就提供了小麥粉做的簡單面包棒,作爲救濟的麪包成爲了生命線,麪包一躍成爲國民主食。

咖喱包的誕生

昭和2年,東京的名花堂,以沾上面包糠做炸物麪包爲想法,開創了咖喱包做法的先河,咖喱包的基礎形狀爲梭子形,一般爲裹好麪包糠炸後食用,是料理麪包的一款經典代表產品,內部包入的咖喱餡,材料會根據各地各店鋪的不同,口味上會有一點差別,有的會辣一些,有的會甜一些。

平成時代

到了平成時代,日本師傅通過學習改良之後日本麪包大致可以分爲五類:點心麪包、主食麪包,調理麪包、法式麪包和多拿滋。

主食麪包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指吐司,作爲餐桌主食和早餐出現,它是最簡單的餐桌面包,跟法棍一樣,越簡單的越見真章,在日本,鬆軟的吐司賣得好壞與否,是堅定這個麪包房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吐司一直努力維持着主食麪包的地位。

點心麪包的代表作就太多啦,在明治時代所創作的酒種紅豆麪包,卡仕達麪包都是這個類別當中的佼佼者。

料理麪包體現了日本師傅對於食材的極致運用,通過不同的製作工藝以及搭配讓料理麪包達到完美的口感。

法式麪包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及改良所出現的品類,外皮猶如傳統法式麪包的脆皮感,內部組織更是保留了傳統日式麪包的柔軟口感,更加適合於亞洲人的口味。

多拿滋的起源來自於美國並不是來源於日本,但是在日本被大衆所熟知,也是每個門店不可或缺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