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启东”,这句在上世纪90年代脍炙人口的口号,映衬出位于江苏启东市这所县级高中——启东中学的无限风光。

启东中学的“发迹”,与很多高中一样,是从学生屡次斩获全国奥赛大奖开始。1990年 7月16日,隔壁的海安县中学高三学生王庆根,在巴黎荣获第22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奖,免试进入南京大学,一时间海安县中学名声大噪。

启东中学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把“奥赛金牌”作为加快学校发展的致胜模式,开始在全县选拔老师,筛选优质学源,挑选有学科专长的学生进行专门竞赛指导。

1993年,启东中学创建高中实验班,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1995年,在第26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启东中学中夺得金牌。1996年,启东中学首届实验班在高考中,有4人考取清华、北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启东中学在全国县域中学里“脱颖而出”。

此后十年间,启东中学逐步走向“巅峰”,不仅在国际奥赛中多次获得金牌,高考年均一本上线率维持在90%,每年考入清华、北大人数多大10人以上,《启东中学作业本》成为高中学生“必考资料”,校长王生也被称为“最牛博士校长”。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从业绩上,还是从对学生的政策上来说,校长王生的工作都是值得一提,他提出多项改革措施,在启东学校的崛起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过,随着启东中学的出名,每个人都可以见到他、和他交谈的校长,那位可以一起打篮球玩耍的校长,不再专注于教学和学校管理,开始炫耀自己的成绩,任人唯亲,学校管理出现疏漏。

学校超额招生、超额收取借读费现象严重,最恶劣的时候,借读生、插班生的比例竟然占到学生人数约三分之一,导致生源的整体质量快速下滑,对学校的教学风气、学习氛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成果一落千丈。

从2007年开始,除了在2012年获得1枚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启东中学在国际奥赛上几乎“颗粒无收”。2015年,号称“金牌校长”、“博士校长”的王生被指控利用校长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受贿及挪用公款,当年6月,高考的一本上线率降到历史新低。

因为十多年的时间出没有涌现出优秀的国际奥赛尖子生,逐渐失去在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的“重点地位”,随着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下滑,出现中考招生、高考升学的恶性循环,启东中学的时代可不避免地开始谢幕。

启东中学的发展轨迹,和很多县中一样,离不开优质生源、优秀师资,沿海城市的发展,优秀教师因为高薪吸引不断流失,学校管理失措,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近年来,在新校长的带领下,启东中学的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回升,本科率基本达到100%。启东中学“从巅峰跌落,又重新崛起”,说明急功近利的学校,教育之路终究走不长,求学上进的学生、一心施教的老师、完善的教育体系、充足的教育资源,“四位一体”,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