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看来,崇祯帝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不幸的皇帝。崇祯皇帝虽说最后还是成了“亡国之君”,但本来是有机会成为明君的机会的,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面对大厦将倾,即使使出浑身解数,加上性格上有所缺陷,最终还是没有能力将大明王朝给挽救回来。

纵观明朝历代皇帝,大多个性十足,比如:嘉靖皇帝痴迷炼丹,正德皇帝声色犬马,万历皇帝30年不理朝政,天启皇帝专注于木匠手艺。与这些祖辈们相比,崇祯皇帝简直就是一代明君。如果放在一个太平年代,崇祯帝绝对也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但天不作美,留给他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崇祯皇帝不但是数得上的勤政帝王,也是最为节俭的帝王之一。史书记载:崇祯帝“闻鸡而起”,每日忧国忧民,事必躬亲,每日朝会从不间断,即便平台召对时,也是不敢放松,于是不到中年头发便白大了大半。说到节俭,他做的也是没有话说,他在宫中所有的餐具一律是铜器甚至是木器,宫廷中几乎没有歌舞之声。为了节省宫廷开支,崇祯帝还废除了江南织造局,并下旨裁撤驿站,以减少百姓负担。

因此,可以看出,崇祯帝在即位之初,也想做一个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的中兴之主。比如,登基不到一个月就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还多次下旨令各地开仓赈济灾民;并下令广纳贤才,并数次颁布“罪己诏”向天下臣民反省自己的不足。

即便崇祯皇帝做了如此多的事情,为什么还是不能挽救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呢。我想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必然因素也有崇祯皇帝自己的主观因素吧。

从客观因素上讲:首先,从大明王朝内部来讲。由于前期的朝政过于懈怠,使得国家的经济进一步衰落,国库亏空。在这期间还遇到了“小冰河期”,使得气候异常寒冷 ,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老百姓饿的受不了,就只好揭竿而起了。于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一批批农民起义逐渐壮大,使得崇祯帝疲于应付。

其次,驻扎在关外的后金政权不断壮大,八旗铁骑不断南侵使得明王朝关外的大片土地沦丧,使得国势更加危殆,在对战中完全处于被动。

还有,东南沿海因倭寇的不断骚扰,明王朝也派兵镇压,但因海盗的流动较大,使得明朝军队疲于奔命,海防问题也日益突出。

从主观因素上讲:崇祯帝的性格--多疑就是致命弱点了。他在位的17年里,竟然任免过50多位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也像走马观花似的不停的换;即使是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也不断裁撤替换,比如袁崇焕,仅因为一个“反间计”,就将其诛杀。因此,在崇祯朝,诸如: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等名将全部无一善终,简直就是“自毁臂膀”的行为。所以,崇祯帝始终认为自己身边的大臣全是无能之辈,根本帮不到他的忙。

正因为崇祯帝的这种多疑自负的性格,使得他与大臣们之间根本无法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既做不到知人善任又做不到用人不疑,使得在内忧外患的形式下,越陷越深。

终于,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陷北京城后,崇祯帝自知明朝将要灭亡,心中万念俱灰,情绪终于失控,拿起剑来砍死砍伤身边的嫔妃和公主。跟着名叫一个王承恩的太监来到了煤山上,看着农民军涌进宫城,身边一个大臣没有,却只有一名太监,不由得感叹到:“内外诸臣误我!”。最后,只好自缢身亡。

在临时之时,崇祯帝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亡国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还在把罪名归于各位臣工,简直令人可惜。但,又有令人同情的一面,在他人生最后的时刻,还心系百姓,恳请“贼人”宁可分裂自己的尸体,也不要伤害百姓,这个举动也不由得令人动容。

崇祯皇帝虽说最后还是成了“亡国之君”,但本来是有机会成为明君的机会的,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面对大厦将倾,即使使出浑身解数,加上性格上有所缺陷,最终还是没有能力将大明王朝给挽救回来。

因此,后人对崇祯皇帝的评价不是苛责,还是惋惜。就连李自成也评价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即使后面的清朝在编修《明史》时也承认:“崇祯帝慨然有为,在位17年,不近声色,勤勉不怠,忧国忧民。虽想得非常之材,然用非甚人。后又复信任宦官,举措失当。”由此看来,崇祯帝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不幸的皇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