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企業需要通過回顧來路、剖析歷程,實時校準前進的方向。覆盤絕不是隨意爲之、一次性的“行爲藝術”,而是一種持續性、連貫性、遞進式的“螺旋向上”。

邱昭良提出“三階九步法”,將覆盤的操作程序拆解爲三個階段、九個步驟,讓管理者從全局出發,主動準備、有效引導,確保各環節推進到位,力求讓每一次覆盤都能激發集體智慧、提升團隊效能。

很多團隊的工作是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鑑的,而競品的成功經驗也很少能公開分享,所以多數情況下只能靠團隊自己摸索。

面對這種情況,團隊覆盤工作就格外重要。覆盤說起來容易,好像大家聚在一起隨便說說自己做了什麼就結束了,但這並不利於後續工作的開展。

到底正確的“覆盤姿勢”是怎樣的呢?

基於長期的實踐經驗,我認爲,進行團隊覆盤需要精心準備、有效引導,並推進到位。具體操作程序包括三個階段、九個步驟,簡稱“三階九步法”。

第1階段——精心準備

由於覆盤主要是以團隊研討的方式進行的,要基於客觀的事實,有明確的目的,因此需要精心的準備。

在這個階段,主要包括以下3項工作。

第1步:策劃團隊覆盤方案

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可以選擇一個事件、活動或項目,或者是一段時間內公司或部門的經營情況、主要工作以及戰略,進行復盤。根據不同覆盤主題與範圍,設計不同的操作形式(如是否要安排面對面的覆盤會議,需要多長時間,議程如何安排等),選擇所需的人員,明確覆盤的目的與預期成果。

第2步:組織團隊覆盤會議

實踐表明,如有可能,儘可能地召開面對面的團隊覆盤會議,以確保覆盤的效果。爲此,要明確職責分工,提前與與會者(特別是關鍵人員)確認好時間,既要堅持“越快越好”的原則,又要確保關鍵人員準時與會一一如果缺了關鍵的利益相關者,覆盤會議就可能殘缺不全。

同時,根據“便於學習”、“越近越好”的原則,確定覆盤會議的地點。

此外,要根據覆盤的目的,設計覆盤會議的議程與研討形式。

第3步:提前準備

要指定人員對覆盤會議所需的各種資料進行彙總,通常是與事件/活動/項目或公司戰略相關的文件,如計劃方案、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文檔、工作總結報告,以及其他與目標、過程和結果相關的參考資料。

根據需要,這些資料可以提前發給與會者,也可以打印出來,放在覆盤會議現場或工作場所備查。

如果現場引導者是外部人員,或者是與項目並不緊密相關的人員,尤其需要事先了解相關的背景信息。

同時,如需要,還要通知相關人員或部門提前進行個人或部門的覆盤,進行必要的思考或梳理。此外,還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行政、後勤方面的準備。

第2階段——有效引導

由於覆盤主要是以團隊研討的方式進行,所以要基於客觀的事實,有明確的目的,因此需要精心的準備。

接下來,團隊覆盤會議的質量非常關鍵,因爲它是覆盤的核心過程,也直接影響到覆盤的效果。

在這個階段,主要包括以下3項工作。

第4步:開場

因爲不同的參與者可能對覆盤的程序與規則瞭解不一,因此在開場時,需要申明覆盤的目的、程序與規則,確認和提醒相關注意事項。

同時,應簡明扼要地介紹覆盤會議的主題、範圍,以及事件/活動或項目的背景、分工、進度等信息,使大家信息一致,便於後續討論。

如果有部分不太熟悉的與會者,應簡要介紹,並可組織一些“預熱”活動,營造適宜的對話氛圍,並獲得大家的認可與承諾。

第5步:順序研討,深入挖掘

儘管不同類型的覆盤有不同的程序,但其內在的邏輯是一致的,因此需要參考之前設計好的議程,按順序引導團隊進行研討。

按照覆盤的底層邏輯,爲了讓學習發生,不管時間長短,都要保證團隊能夠完整地走過覆盤的4個步驟,即:

①回顧、評估;

②反思、分析;

③萃取、提煉;

④轉化、應用。

在引導團隊交流的過程中,以各個步驟要回答的主要問題作爲提問的參考。同時,可根據目的、對象等,靈活選擇適用的方法與工具,如說話棒、頭腦風暴法或團隊列名法、世界咖啡、五個爲什麼、思考的羅盤等。

當然,順序研討並不意味着平鋪直敘或平均用力,無論在哪個階段,對於一些關鍵問題,或有學習價值的點,都可以而且應該深入地研討;尤其是對於一些大型事件或項目,幾乎不可能面面俱到,更需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第6步:收尾

很多會議的通病是沒有收尾環節,草草了事。

雖然覆盤的底層邏輯中包含了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後續行動計劃的環節,但在覆盤會議結束之前,仍應簡明扼要地總結,傾聽與會者的心聲,對大家的投入表示感謝,並明確後續的跟進措施。

如同中國人寫文章講究“虎頭豹尾”一樣,好的收尾也是有效的覆盤會議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者:邱昭良,中國學習型組織網創始人,國際組織學習協會會員、國際人才開發協會會員、美國項目管理協會會員、認證項目管理專家(PMP),中國企業大學聯席會學術委員,《培訓》雜誌專家委員

來源:《如何系統思考》

導言:易高菲

編輯:木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