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几乎全是单字名。这当然有历史原因了,一方面因为王莽改制,以官方的口吻认定二字名是贱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讳方便。但是,在三国历史上,仍旧有一些被记载下来的二字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屏幕前的你能认识几个呢?
特别说明:武安国、邢道荣这种纯属演义虚构的人物大家就不要再提了,因为没人准确知道罗贯中先生到底是怎么个编名的规则。武安国,你可以说他姓武名安国,也可以说他表字安国。但他并非复姓武安,因为演义中有这样的描述:
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神童周不疑了。
周不疑,字元直,和徐庶一个表字。作为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神童,周不疑在《零陵先贤传》中被描绘成神机妙算的智者,助力曹操顺利拿下柳城。但在正史中,从未有过周不疑从军的记载,更不要说当时年仅16岁的周不疑,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机会的?
但周不疑确实被曹操所喜爱,所以先求为女婿,后聘为曹冲的伴读。可惜,周不疑出于自己不为人知的想法,拒绝了曹操嫁女的建议,并在曹冲死后不久被曹操派刺客杀害,年仅17岁。关于周不疑为什么被杀,个人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移步与曹冲一起离开世界的还有周不疑—聪慧未必是福,也可能是催命符。
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人。郭攸之的大名广为人知还要拜诸葛亮的《出师表》所赐。但是,在《三国志》中,这个被诸葛亮评为“忠良信实、忠心耿耿”的郭攸之,却并未得到费祎、董允等人的待遇。
他在正史中无传,只是在董允和廖立传中有过短暂的出现。董允传中评价他是:“性情和顺,以才能学识闻名于世。”而在廖立传中,经廖立的嘴说出这么一番评价来:“郭攸之这个人,不过是在别人身后跟随的小人,根本不足以成就大事,却担任侍中高位。”
虽然廖立是以反面形象被列传的,但他的评价或多或少也可以让我们看到,郭攸之确实没什么突出贡献。
扰龙宗在三国历史上只匆匆露了一面就被董卓杀害了——董卓刚到洛阳的时候,为了立威便准备拿人命开刀。当时任职侍御史的扰龙宗,在去向董卓汇报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解下佩剑,于是被董卓活活打死了。除此以外,扰龙宗再没有在史籍中留下任何记载。之所以认定扰龙宗是二字名,有以下两个证据:
1、 有扰这个姓,但是没有扰龙这个姓。
2、 扰龙宗的故事,是裴松之的注引《魏书》中的内容。而《魏书》中出现人名的时候,除非特别说明,全都是不用表字的。比如袁绍、蔡邕、杨彪等人都是用大名,而不是袁本初、蔡伯喈、杨文先。
郑小同,字子真。他的爷爷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
郑小同是遗腹子,他的父亲在黄巾之乱中死于非命,于是从小便在爷爷身边长大。因为出生时的日子和爷爷出生的年份都是丁卯,所以被爷爷赐名小同。
郑小同死于非命。他曾因事拜见司马昭,结果事情谈到一半的时候,司马昭上了个厕所。也许是意外,也许是司马昭有意除掉郑小同。他离开的时候,一份重要的机密文件没有收起来。尽管返回以后,司马昭询问郑小同是否看过这份文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但他还是祭起了屠刀。一份毒药很快被送到郑小同面前,杀害郑小同时,司马昭说:“宁我负卿,无卿负我。”
徐季龙,字开明,曹魏的清河县令。清河县就是《水浒传》里武大郎的老家。
徐季龙在任上的时候,与著名的相士管辂交好。有一次,他准备出去打猎,就让管辂占了一卦,看看这次狩猎能有什么收获。管辂说:“捕到的这个家伙,有爪子和牙齿却不锋利,既不是老虎也不是野鸡,应该是狸猫。”结果捕猎的结果丝毫不差。
还有一次,徐季龙往一个大木箱中放了十三种东西让管辂猜。管辂先猜有鸡蛋,对了;又猜有蚕蛹,对了。结果十三种东西中只有梳子没猜对。说了半天,徐季龙之所以能被记载只是为了衬托管辂,他自己其实根本没留下什么。
王金虎,字明山,王凌小儿子。在王凌四子当中,王金虎是最出色的那个。
王金虎擅长书法,而且掌握了多种技艺,所以最是出名。凡是有人有幸得到他的笔墨,都会奉若瑰宝,临摹学习。王凌反叛失败后,诸子纷纷被杀,唯有王金虎侥幸逃脱。司马懿立即派出部队前去追击。眼看着要被追上,王金虎停了下来。他抬手射出一支利箭,将停在晃晃悠悠的枝头上的一只鸟儿射了下来。这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法让追兵失去了继续追下去的勇气。
但王金虎在之后的路上,投奔一家亲友借宿时,被告发捉拿。
在陈寿的志中是这么记载的:“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这是194年,曹操丢掉兖州以后第一次和吕布对战时的场景。这里的司马楼异有3种可能:
1、 司马是官职,楼异才是人名,姓楼,名异。
2、 司马楼异,复姓司马,名楼异,二字名。
3、 司马楼异,复姓司马,表字楼异,本名未知。
按道理讲,这个人叫楼异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因为以曹操当时的身份,身边跟个司马太正常了,司马在军中是千石级别的官职,负责掌兵。但是,曹操前期身边就那么点人,如果楼异是他的司马,也算是身边亲近的人了,怎么会再无其他记载了呢?这个多少有点讲不通的。
如果他是复姓司马,按照陈寿的写作习惯,楼异就该是人名,而不是表字,那就是妥妥的二字名了。
屏幕前的你支持哪一种可能呢?你还知道那些二字名的三国人物?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孤罔炎史、诗词悦读君、丹书战史
推荐阅读:一文全搞定:三国为什么好多单名?单名如何排辈?取名是否很难?
文章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