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遭遇抢劫时你进行反抗,你把歹徒打得比较严重,法律仍然会判定这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于正在进行的抢劫等暴力犯罪,法律是不苛求防卫人掌握必要限度的。另外,遭遇了严重的人身暴力侵害时,比如杀人、抢劫、强奸等情形,即使在防卫时造成了歹徒的重伤甚至死亡,也构成正当防卫,无须承担致人损伤的法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无过当防卫。

岳律师法律课之——生活篇

提问:

我们公司有位实习助理,长得人高马大,上班第一天就碰到了这样的事。他一边骑车一边听音乐,在等红灯时,被一个骑车的人顺走了手机。他立刻抓住小偷,将小偷拽下自行车。小偷狠狠地摔倒在地,好一会才站起来。助理让小偷还手机,小偷却不承认。

有人报警,助理又证据确凿,小偷最后只好交出了手机。警察来了后,小偷却反咬一口说助理防卫过当,在把他拽下自行车时伤到了他。警察把两人带到了派出所,调出监控,证明助理的行为没有问题,小偷也没有受伤,助理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并没有过当。

事后助理和人说起这件事,感叹如果不是他懂法律,知道法律界限在哪,换做其他人,也许就被小偷一句“防卫过当”吓到。

那么普通人,如何在保护自己的时候,又能避免防卫过当呢?

岳律师:

很多人都听过正当防卫这个法律词汇。每当有侵害人身或财产安全的案件发生时,就有网友在微博上问我,要是暴打歹徒一顿算不算正当防卫?万一打伤了又该怎么办?

想知道这个答案,你首先需要知道“正当防卫”究竟是什么。

所谓正当防卫,通俗地讲,是受到不法侵害时,你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具有对抗性的行为制止对方,而这些行为,可能会给侵害者造成一定的损害。这种情况下,对方因为你制止不法侵害的对抗性行为被打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你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

另外,遭遇了严重的人身暴力侵害时,比如杀人、抢劫、强奸等情形,即使在防卫时造成了歹徒的重伤甚至死亡,也构成正当防卫,无须承担致人损伤的法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无过当防卫。

而防卫过当,是指防卫的行为强度与侵害行为的强度相比,已经明显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歹徒受到比较重大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防卫者很可能因此构成犯罪,也需要为歹徒的伤亡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是要进行减轻或免除处罚的。

去年轰动一时的山东聊城“辱母案”,当事人因为防卫过当被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而今年引发热议的“龙哥反杀案”中,当事人的行为最终被公安机关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相信大多数人生活中不会遇到这两位当事人这样的极端情况,不过这些案件也对我们普通人有着影响。今年上半年“辱母案”被最高人民法院纳入指导性案件,作为各级法院认定防卫过当的指导案例;而经过“龙哥反杀案”后,最高人民法院在近日发布《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中明确提出,要在司法解释中大力弘扬正义、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要求,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从而让人们知道,该如何正当防卫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会因为防卫过当被法律惩罚。

那么,普通人在遭遇侵害时该如何正当防卫呢?

首先强调一点,遭遇侵害时首先要采取最稳妥的方式进行自保,在这个时候逃跑并不可耻。

可以想象,问题中这位身材高大的男助理,换成一个女孩,遭遇当街偷手机的情况,会抓住小偷要回手机吗?女孩也许可以迅速抓住对方,不过因为体力悬殊,对方把她甩开、让她受伤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双方体力悬殊,或对方手里有武器时,不要硬碰硬。网上教的那些“防狼”办法,有时也需要甄别、分具体情况看待的,比如“防狼”喷雾剂在逆风时使用,自己的眼睛也可能会被伤到。遇到这种情况,用警报器求救或逃跑都更有效果。

如果你感觉自己可以和歹徒直接对峙,那你可以选择向他反击。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歹徒的侵害行为,通常情形下只要让对方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即可。当对方失去攻击力时,应尽快呼救或寻求帮助。另外,对方已经没办法攻击,你再继续击打,造成伤害,可能会构成防卫过当,甚至会被认为这不属于防卫行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法律限度内的正当防卫,有哪些条件:

一是不法性,歹徒必须是施行了不法侵害行为。如果没有客观侵害行为,只是基于单纯的辱骂、言语攻击等,很难认定成立不法侵害行为。

二是紧迫性,必须是紧急情况下或危急之下。如果不反抗就会有危险,这时防卫就是正当的。比如有人闯进你家门准备行窃,虽然他此时没伤到你也没有拿你的物品,你一样可以把他轰出去,甚至拿起拖把打他,阻止他下一步的偷窃或人身伤害。

三是针对性,你只能对侵害你的人进行暴力反抗,而不能针对第三个人。

四是要具有防卫意识,也就是你打歹徒的时候是出于防止自己被进一步侵害的目的而实施。

如果被法律判定为防卫过当,一般都是受害者给歹徒造成了比较大的伤害,也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比如地铁上遇到了小偷,你喊大家一起抓小偷,这时小偷已经不再反抗,也不能进行逃跑,抱着头蹲在地上等待处理。如果你继续打他,显然就不是正当防卫。但如果你在抓小偷时,把他拽伤或拽倒了,导致他受了一些伤,这个就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

如果这个场景换一下,你遇到的不是小偷,而是拿着刀要抢钱的抢劫犯。在遭遇抢劫时你进行反抗,你把歹徒打得比较严重,法律仍然会判定这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于正在进行的抢劫等暴力犯罪,法律是不苛求防卫人掌握必要限度的。

其实,像持刀抢劫、行凶等这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受害人,或者其他防卫者依法享有特殊防卫权。就算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后果,也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一定要注意,这是在行凶、抢劫的当时,也就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如果不法侵害已经完成了,或者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了侵害能力之后,你依然对他实施打击,就不是正当防卫了。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要是我看到我朋友被侵害,我能保护他吗?万一打伤了歹徒该怎么办呢?法律对一些见义勇为的行为是鼓励的,只要你有限度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止了犯罪行为,一般不会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你听到这里,也许会觉得,真的遇到危险,要么打要么逃,这就是本能反应,我怎么会想那么多?

的确如此,心理学上也做过很多相关实验,都证明了危急时刻,大多数人不太容易保持理智去精确计算怎么反抗最合适。作为一个工作在第一线的律师,我也见过一些类似的案例,受害者一时着急,防卫行为超过了限度。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而且从目前的司法实践当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表态当中,能够看到,我们把正当防卫回归他的立法本意,正当防卫立法本意就是为了打击不法行为,打击犯罪的。如果说一定苛求被侵害人在反抗到时候保持理性,这个时候可能会让反抗人,或者实施正当防卫人从而缩手缩脚,达不到正当防卫位的目的。所以以后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勇于去实施正当防卫,勇于去反抗,勇于去和这些不法行为做斗争,从而不再让大家觉得说法律是保护坏人的,而不是好人的。

另外要特别要建议女生们,养成健身习惯,学一些带有对抗性的运动,比如拳击、散打。这既能帮你提升面对歹徒时的勇气和反应能力,还能让你的反抗更有力量,而且跑的也更快。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怎么进行合适的正当防卫,怎么避免防卫过当。

当你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你可以逃跑,也可以用适当的暴力制止对方,与不法行为作斗争。即使说对对方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只要符合正当防卫的范畴,就不会认定你是犯罪行为,当然,如果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那可能被认定是防卫过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