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曹純表現優秀,文武全才,沉毅有謀,很快得到曹操信任重用:讓他成爲曹魏軍隊最精銳的主力部隊“虎豹騎”的統領與主管,曹純從此如虎添翼,創造一連串的輝煌戰績,成爲當之無愧的三國戰神。但三國時期,北方衆多的遊牧部族無論烏桓、鮮卑,都被曹操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是歷史上罕見的對北方遊牧騎兵能獲得全勝的爲數不多的將才之一,僅此一條曹操就可躋身古代史上最強軍事家之列,讓孫劉兩家自嘆弗如。

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人是三國時期的三大巨頭和風雲人物,有關他們三人誰的能力更強的討論,千百年來從未停歇。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論用人之道,曹操的手下匯聚的文武人才厚度與質量,恐怕要超過劉備和孫權的總和,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曹操完勝。
要論用兵之道,曹操也穩壓孫劉兩家力拔頭籌。衆所周知,北方遊牧部族的騎兵,具有令人生畏的強大戰鬥力,歷來是古代中原王朝最爲強勁的對手。但三國時期,北方衆多的遊牧部族無論烏桓、鮮卑,都被曹操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是歷史上罕見的對北方遊牧騎兵能獲得全勝的爲數不多的將才之一,僅此一條曹操就可躋身古代史上最強軍事家之列,讓孫劉兩家自嘆弗如。
曹操能夠取得對陣遊牧騎兵的優良戰績,與他手下一員大將密不可分。此人就是曹魏虎將曹純。曹純,字子和,是曹操的族弟曹仁的親弟弟。曹純年齡很小時,就顯出非同一般的過人之才。
曹純十四歲喪父,父親死後,他與兄長曹仁就分家另過。曹純之父死後留下豐厚家產,曹純小小年紀“家富於財,僮僕人客以百數”,家裏的僕人雜役多達上百人。14歲的曹仁卻顯現出過人的管理才能,“綱紀督御,不失其理”,把家業治理的井井有條,鄉里遠近無不嘖嘖稱奇。
曹純雖然是個富家公子,但卻毫無喫喝玩樂的惡習。他酷愛讀書,習文練武,四處拜訪名師勤學苦練,數年之後滿腹才學,聲譽鵲起,當上了朝廷黃門侍郎。曹操起兵後,曹純非常有遠見,認定天下將亂,於是果斷投奔曹操,從此成爲曹操的從龍之臣。
由於曹純表現優秀,文武全才,沉毅有謀,很快得到曹操信任重用:讓他成爲曹魏軍隊最精銳的主力部隊“虎豹騎”的統領與主管,曹純從此如虎添翼,創造一連串的輝煌戰績,成爲當之無愧的三國戰神。
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曹操率領大軍北征烏桓。烏桓王蹋頓以驍勇剽悍聞名塞北,被世人比爲匈奴歷史上最強大的冒頓王,麾下擁有數萬精銳騎兵。在白狼山之戰中,曹操與曹純帶領先頭部隊與蹋頓意外遭遇。
但曹純毫無懼色,身先士卒帶領虎豹騎發起衝鋒,以寡敵衆與烏桓騎兵絞殺在一起。在兵力佔據劣勢的前提下,曹純創造了不可能的奇蹟,《三國志》記載,“純部騎獲單于蹋頓”,當場在千軍萬馬中生擒蹋頓,一戰平定烏桓。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帶兵南下攻擊荊州,遭到劉備的抵抗。劉備身邊擁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三國一流名將,卻依然在曹純面前一敗塗地,大敗而逃。曹純由此徹底奠定三國戰神的地位。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位名震三國的蓋世戰神,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卻成了匆匆只露一面的小配角,半句臺詞都沒有。《三國演義》第51回中,周瑜攻打曹仁駐守的南郡,曹純就在這一戰中登場。
周瑜見強攻不下,使出詐死之計,曹仁果真上當,帶領前中後三路人馬前來攻擊東吳大營,其中曹純負責殿後。曹軍剛剛衝入吳軍大營,伏兵四起,一陣掩殺,曹仁大敗而逃,曹純也跟着狼狽而去,自始至終連半句臺詞都沒有留下。此處對曹純的描寫不能不說是《三國演義》的一大遺憾,與真實歷史中的曹純形象實在相差甚遠。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