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揚州的崑曲戲班。讓崑曲與揚州再續前緣。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

雲霞翠軒

——《牡丹亭》節選

那是個美如春水 幽蘭芬芳的年代

蘇唱街上衣香人影水磨腔

崑曲雅韻 飄逸揚州

▲國粹之源:蘇唱街

一水運河 兩岸崑曲

古代的揚州

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和京杭大運河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這恐怕是對其繁華最好的訴說了

彼時的上海還沒有露出海面

而揚州就已成了富貴風流的世界中心

▲東關古渡昔日繁華

東關古渡曾是隋唐時期最繁華的碼頭

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都在這裏上岸

波斯、婆羅門、新羅、高句麗……

附近的東關大街車水馬龍

到處都是商務會所

明清政府則把鹽業管理機構設在揚州

揚州的鹽商也憑運河自此發跡

因爲壟斷和暴利

當時揚州匯聚了衆多富甲天下的鹽商

清代的揚州鹽商 富可敵國

▲揚州盧氏鹽商古宅

揚州的文人墨客和官吏商販們

在這座多金多文的千年古城裏

享受着古運河便捷的交通

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福利

沉迷於那些通過古運河傳來的戲曲

明清時期,也是揚州最鼎盛的時代

聽戲唱戲成爲揚州城裏的人們最大的愛好

尤其是揚州以鹽商爲最

更是花大錢來投資南來北往的戲班子

一時之間江淮等地的戲班紛紛前往揚州

蘇南來的崑曲戲班更是數不勝數

令人眼花繚亂

崑山腔獨霸揚州的舞臺數百年之久

清雍正帝曾這樣說過

“俳優伎樂 恆舞酣歌

宴會嬉遊 殆無虛日

驕奢淫逸 相習成風

各處鹽商皆然 而維揚爲尤甚。”

可見當時揚州的娛樂化程度是很高的

第二故鄉 揚昆獨秀

崑曲的水磨腔

抑揚頓挫,婉轉低迴

宜演化蝶 宜演遊園

宜演兒女私情

情致旖旎悠長,不絕如縷

可以表達很細膩的情感

從皇上到轎伕,都喜歡

唱詞典雅,有濃郁的抒情意味

鹽商巨賈的生活中

最風雅的休閒方式,便是看戲

有了鹽商的捧場

揚州成爲崑曲最豐富最活躍的地方

從清代康熙到乾隆年間

崑曲在揚州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

此時揚州崑曲的演出水平

爲全國之冠

乾隆巡幸揚州時

兩淮鹽商煞費苦心的安排

鹽商傾巢出動

在古運河幾里長的河岸上

“分工派段,恭設香亭”

每座香亭皆演奏崑曲

劇目又各不相同

▲乾隆下江南盛況

“畫航乘春破曉煙,

滿載絲管拂榆錢。

千家養女先教曲,

十里栽花算種田。”

鄭板橋的這首《揚州》裏面

也體現了當時揚州崑曲的流行程度

遠勝於當下的流行音樂

▲戲班子蜂擁而至

當時揚州城內的“揚州七大內班”

幾乎囊括了崑曲界的精英人物

然而揚州人聽着吳語的崑曲也不盡人意

於是揚州的崑曲戲班

乾脆把戲詞改成了揚州話

人稱“揚昆”

古代揚州濃厚的文化氣息

雄厚的經濟實力

爲崑曲的發揚光大助力頗多

而揚州想要名正言順地

成爲崑曲的“第二故鄉”

又怎可少了“千秋詞匠”湯顯祖的名字

良辰美景 揚州一夢

湯顯祖在他的戲劇創作中

留下了許多揚州的元素

他的“臨川四夢”中

有一部傳奇《南柯記》

直接寫的是唐代揚州故事

“小生東平人氏,複姓淳于,名棼……家去廣陵城十里,庭有古槐樹一株,枝幹廣長,清陰數畝,小子每與羣豪縱飲其下。”——《南柯記》第二齣”

南柯一夢中的那株古槐樹

歷經千年風雨

至今依然真真切切鬱鬱蔥蔥地

生長在“大槐安國”——揚州的駝嶺巷內

揚州是個多夢的地方

最讓人感慨萬千的是

大戲劇家湯顯祖真的在揚州“遊園驚夢”!

那是個純情的年代

《牡丹亭》問世後

在女性中影響至深

湯顯祖在明代揚州女性中擁有許多“粉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湯顯祖當年也是上演了一出悽美“真人秀”

明代的揚州

有位傳奇女子叫金鳳鈿

讀《牡丹亭》成癖

“日夕把卷,吟玩不輟”

情牽意惹嚮往“遊園驚夢”

一心想嫁給夢中人湯顯祖

那是個含蓄的年代

連相思都是悄悄的

但這位傳奇女子與人不同

她以筆寄相思,以青鳥傳愛意

大膽表明心跡“願爲才子婦”

書信幾經輾轉

纔到達湯顯祖手中

他星夜兼程趕往揚州

憧憬着與這位紅顏知己相見

不料此時的金小姐因思念她的夢中人

竟然紅顏失色衣帶漸寬

湯顯祖趕到的日子

金小姐香消玉殞已經一月有餘了

癡情女子金鳳鈿臨終留下遺言:

“我死,須以《牡丹亭》曲殉,

無違我志也。”

湯顯祖感其知己,親爲經葬

他在墓前親自爲她淺吟低唱《牡丹亭》

良辰美景奈何天

癡情女子墓前開滿了步步嬌

湯顯祖默默無語守墓一月有餘

後絕塵而去

此生不敢夢揚州!

傳說一日家人忽然尋湯顯祖不見

最後發現他躺在後院的柴堆上掩衣痛哭

家人問他是何緣故

他說:寫到“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一句時

想到了曾經的揚州情愫

“怯知新涕淚,還是舊衣裳”

不禁悲從中來

牡丹亭下 青春一場

400年前 湯顯祖寫了一部傳世經典愛情劇

“花花草草由人戀

生生死死隨人願

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情切切 意濃濃

超越世俗 超越生死

《牡丹亭》之於崑曲

猶如《梁祝》之於越劇

《天仙配》之於黃梅戲

作爲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崑曲已有600多年曆史

被稱爲“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青春版《牡丹亭》劇照

400年後 臺灣作家白先勇

改編作青春版《牡丹亭》

纏綿穠麗 至情至深 逶迤而來

在此之後的10多年間

這部經典不斷煥發全新活力與吸引力

一部跨越生死的愛情傳奇

驚豔了400多年

▲青春版《牡丹亭》海報

白先勇先生改編後的青春版《牡丹亭》

自2004年首演以來

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轟動

各地掀起了中國“崑曲熱”

常常票房一售而空

中國傳統戲曲驚豔了中外戲迷

▲青春版《牡丹亭》劇照

“我們尊重古典,但不完全因循古典;

我們利用現代,但絕不濫用現代。”

青春版《牡丹亭》既保持了

抽象、寫意、抒情、詩化的特點

又恰當地溶入現代劇場的概念

以適應現代觀衆

特別是青年觀衆的視覺要求

▲青春版《牡丹亭》劇照

演員絢麗多彩的服裝

衆花神搖曳生姿的舞蹈

燈光和佈景變換所產生的奇異效果

甚至舞臺上書有“牡丹亭”三個大字的彩屏

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和強烈的視覺衝擊

▲青春版《牡丹亭》劇照

青春版《牡丹亭》的原則還是一如從前:

水磨腔的優美、笛聲的悠揚

唱詞的韻味、表演的四功五法

這些所表達出的則是崑曲的靈魂:

詩意與精緻

2017年

青春版《牡丹亭》的編者白先勇來到揚州

參加了《揚州講壇》和《翡翠十日談》

說起和《牡丹亭》最初的緣起

他稱是抗日戰爭勝利之後

梅蘭芳第一次回到上海

在美琪大戲院演了四天崑曲

“恰好有人送了我家幾張

我有機會去看

看到了梅蘭芳和俞振飛演出的

《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

從此我和《牡丹亭》結下了一生緣。”

正如少時第一次聽崑曲就與其結緣

白先勇2017年的揚州之行

也讓他像四百年前的湯顯祖一樣

與揚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讓崑曲與揚州再續前緣

不入揚州城,怎知春色如許?

不觀《牡丹亭》,怎悟崑曲之妙?

5月5日 相約揚州 揚州廣電報網傳媒旗下名城揚州網、熊貓愛美食、揚州榜聯袂揚州萬科邀請蘇州崑劇院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馬降臨揚城。

5月5日 時隔四百年 蘇州崑劇院乘運河而下 唱紅了兩岸春色的崑曲靈魂之作 將再次大放異彩,驚豔揚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