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中,萧何是历代丞相的楷模,韩信是后世将帅的楷模,张良则是乱世谋臣的楷模,刘邦能同时拥有三位顶级人才,并且还能驾驭他们,不得不说刘邦不光运气太好,领导能力也是极强的。萧何、韩信、张良三人中,韩信的一生最为传奇,留给后世的争议也最多,其结局也最悲惨,当然,战场上的的风光和太平时的悲剧,让韩信的一生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让世人对韩信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韩信有勇有谋,是完美的将帅之才,也有人认为韩信智商高情商低,具体表现在军事才能超凡,但政治智慧低下,只能做乱世枭雄,而不能当太平将军。这些都是后人对韩信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隔着冰冷的史籍,只能凭借文字臆想韩帅战场上的英姿,很难说不带个人感情色彩。韩信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要完整地评价韩信,小编认为还是得看同时代的人对他的看法。

萧何说韩信是国士无双,这个评价很高了,可惜萧何的这番评价不可全信,因为萧何是韩信的伯乐,萧何在刘邦面前说韩信是国士无双,难免不让人怀疑是在给自己长脸。小编比较认可张良对韩信的评价,张子房这个人是典型的智商情商双全的人才,他从来不对人评头论足,也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张良时刻处于比较克制的状态,很难有真情流露的时候。韩信可能是唯一得到过张良评价的人。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被项羽揍得十分狼狈,彭城一战刘邦纠集五十万之众,竟然还打不过项羽手中的三万人。刘邦盛怒之下放出话,说只要谁能助他打败项羽,便把关东地区都封给他。刘邦请教张良,张良说自己肯定打不过项羽,但可以推荐一个人,此人便是韩信。张良说“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可属大事,当一面,浓缩成四个字就是独当一面,这也是独当一面这个成语的出处,张良认为刘邦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小编交代了,自然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接着楚霸王乌江自刎。不过仔细分析,张良这话其实充满了杀机,在当时刘邦肯定不觉得,但是等待天下已定之时,刘邦便觉得韩信不能留。刘邦一直认为韩信只是军事才能超凡,但张良却说他能独当一面,岂不是说韩信是文武全才,是跟刘邦一样的优秀领导人。彭越、英布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但刘邦根本不怕,因为他知道这两人都是赳赳武夫,掀不起大浪。韩信则不同,连张良都说他可属大事,这可是个危险的信号。小编认为,张良说这话之后,刘邦内心深处必定对韩信起了杀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