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儘管是架單發中型戰機,但對中國空軍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原因就是以前裝備中國空軍的殲-5、殲-6、殲-7和殲-8等戰機,都是在蘇聯米格系列戰機基礎上,依樣畫葫蘆、邯鄲學步而來,仿製的某些型號性能還達不到米格機的水準。

而殲-10卻具備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這款採用渦扇發動機,特別是鴨式氣動佈局的新穎戰機,在1998年3月23日實現首飛時,就震驚了國內外,對於當時的軍迷來說,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當裝上矢量發動機的殲-10B,於2018年11月6日,在12屆珠海航展上,表演了“眼鏡蛇”、“落葉飄”、“極小半徑轉彎”等動作時,在場的許多觀衆興奮鼓掌,有的則通過手機和其他視聽設備記錄了這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高難度動作。

殲-10B,由於裝上了矢量發動機,賦予了其強大的高機動性能,那些典型過失速機動飛行動作,標誌着我國推力矢量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殲-10的作戰性能,因爲矢量發動機,而獲得極大的提升。


在珠海航展上,殲-10B的精彩表演,說明我軍工成爲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在全球範圍內掌握推力矢量技術的國家,足以讓殲-10B的機動性能有了質的飛躍,實現普通戰機難以實現的高難度動作,在戰時的意義就非常突出了。

目前,殲-10系列戰機,成了我空軍第三代主力戰機,特別是加受油型的殲-10戰機的出現,增大了殲-10戰機的作戰半徑和滯空時間,將逐步取代殲-7、殲-8等較爲落後的第二代戰機,現保有量比較大,成了遂行本土防空和支援前線作戰的主力。


據悉,我空軍裝備的殲-10戰機,除了單座以外,還出現了雙座戰機,也由最初的俄製AL-31FN發動機,改爲推力更大的國產WS-10發動機,二維可調式進氣道,爲發動機提供了不同飛行狀態所需的氣流。

外界據此認爲殲-10的飛行性能,已不亞於同爲單發的F-16戰機,具備了在空中和這架全球最聞名的單發第三代戰機一較高下的能力,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殲-10的作戰能力已在F-16之上。


當然,事實上殲-10從未有過和F-16同場競爭的機會,兩者的性能究竟孰強孰弱,沒有實戰其實是很難論證的,不過媒體對殲-10仍然抱有較高的期望,特別是殲-10B在珠海航展上所做的精彩飛行表演,讓外界看到了殲-10戰機優異的實戰潛能。

殲-10,座艙採用了大屏幕抬頭顯示儀、液晶多功能平顯,油門和推杆控制系統、數據存儲系統、先進的自動航行系統,將各任務系統的操作進行集中控制。


機載武器有1門半埋入式雙管23mm口徑機炮,1個機腹下中軸線上的掛架、6個機翼下的掛架、4個機腹下方兩側串聯掛架,總共11個外掛架,對於一架單發中型戰機來說,11個外掛架數量已不算少了。

殲-10能外掛燃油箱、火箭彈、普通航彈、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反輻射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前期服役的殲-10以空優作戰爲主,稍後成軍的殲-10則具備了對地精確打擊能力,提高了殲-10戰機的多功能作戰性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