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天台宗中兴祖庭之一“螺溪道场”的重建发起人净旻法师自去年12月14日正式入住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以来,潜心修学,建设寺院,螺溪传教院已初现规模。近日,他发布的《螺溪传教院历史编年》,简述寺院历史,重建实属不易,现给予转载,经飨读者。

五代后梁贞明五年己卯(919年)

天台宗第十五祖、“净光大师”羲寂诞生于温州永嘉,俗姓胡,母郑氏,自怀孕即不茹荤。生而首蒙异物,状同紫帽。

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庚寅(930年)

羲寂大师十二岁,投温州开元寺子安上人出家,“勤谨明利”,倍受器重,授《法华经》,一月成诵。“其起居宴坐也,绰绰有古佛之威仪。”

五代吴越天福二年丁酉(937年)

羲寂大师十九岁,正式剃度,受比丘戒。继而师从会稽(今浙江绍兴)清公律师研习戒律三年,“尽极其道”。

五代吴越天福七年壬寅(942年)

羲寂大师二十四岁,始入天台山,于国清寺“师承耸、广二公”学习智者天台之教,“不数月,登座衍说”,二师随众听讲。又学止观于台宗十四祖、国清寺住持清竦大师,领悟卓越,承嗣法脉。

五代吴越广顺年间(951~953年)

羲寂大师“有去山意”,天台山众阻止无果;时吴越王钱俶(929~988)闻之,“坚止勿他往。”

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约在954~955年)

天台山螺溪居民张彦安来见羲寂大师,自言国清寺之“东南有隙地,可一里余。阴晦之夕,必有鬼魅吟啸之声,亦有钟磬考击之响,又尝梦神龙游其地。故非愚民所可有也,愿奉师以为僧事。”师亲往视察,“叹其山水秀异”,告众曰:“此伽蓝地也!” 颇欲建寺以弘台宗。无奈“财施不供,莫能遂成其志”,只能接纳土地暂作蔬果之园。

北宋建隆元年庚申(960年)

十月,吴越王钱俶受天台德韶国师(891~972)和国清寺羲寂大师之请,派遣使者致书携宝往高丽、日本求取“远遭安史兵残,近则会昌焚毁”的天台宗“一家章疏”。

注:天台宗文献经唐末“安史之乱”和唐武宗“会昌法难”,毁失严重,导致台宗义学不振。羲寂大师痛念于此,广事搜罗,但仅从“金华古藏”中寻得智者大师《净名》一疏而已。后吴越王钱俶偶读唐代玄觉大师《永嘉集》,内有“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一段,不明其意,乃询其师德韶。德韶国师转荐羲寂大师。寂师敬答钱王:此文出自智者《法华玄义》。可惜唐末丧乱,原典失传,教籍多存海外!因而有了上述吴越王遣史海外求书的盛举。

北宋建隆二年辛酉(961年)

高丽光宗(925~975)应吴越王之请,派遣沙门谛观携天台宗典籍章疏来华,“一宗教文,复还中国”。入天台山,闻羲寂大师盛名,即往参谒,“一见倾服,遂礼为师”,于寂师门下钻研天台教观。

北宋干德元年癸亥(963年)

天台山螺溪传教院开山创建。以当年螺溪张彦安所献之地,由羲寂大师法子、钱塘僧愿齐法师主理募资兴构,“凡建法堂三间、厨屋数舍,覆茅累块,悉尚朴素,以称师心。”

此前,大师曾于居所禅坐,“有童子服山人衣,形体瘠陋,持竹器以土养小松跪于室前”,大师询其来历,自称:“华顶遣送松栽”。言毕置竹器于地,忽然不见。大师私下对弟子说:“此山神也。吾当别住道场。” 后果有螺溪道场之创。

北宋干德二年甲子(964年)

传教院正式落成。秋八月,羲寂大师“率学徒二十人以之俱往”,正式入居螺溪,时年四十六岁。此后学子云从,而所居日显狭陋。

北宋干德五年丁卯(967年)

在天台德韶国师的促成下,吴越王钱俶主导资助的传教院扩建工程于本年告竣---“中间内外总一百三十余间,林泉相辉,金碧明媚”。同年,吴越王“复命师讲《法华经》一座”,为其先母恭懿太夫人吴氏追福。

德韶国师此前致书吴越王,内称“智者大师位登诸地,迹示四依,得总持门,获无碍辩,所述教法,盈数百卷。净光大师羲寂传而讲之,如水分器。而所居精舍,栋宇未丰,愿许经营,用安枢衣之众。”王深有同感,于是有了这次大规模的鼎力扩建。

北宋开宝元年戊辰(968年)

于羲寂大师门下学成拟归故国的螺溪上首弟子、高丽僧义通法师(927~988),在明州(今浙江宁波)被吴越王养子、刺史钱惟治(949~1014)诚意挽留,并有福州转运使顾承徽舍宅为寺以供其居,义通法师为怀念天台螺溪求学之缘,将之冠名“传教院”,以示不忘根本。

至此,历史上出现了两座“传教院”:天台山传教院和明州传教院。

北宋开宝三年庚午(970年)

羲寂大师入室弟子、高丽谛观法师追随寂公十年(961~970年),“一日坐亡”,终老螺溪。

同门见其“故箧放光”,开而视之,唯见《天台四教仪》手稿一部(两卷)。后由钱塘孤山智圆法师(976~1022)将其上卷刊印行世(即今本《天台四教仪》一卷),“由是盛传诸方,大为初学发蒙之助”,成为宋元以来广为流传的天台宗入门教材。直至清康熙年间贤首宗(华严宗)高僧柏亭续法大师(1641~1728)编著该宗入门读物,亦取名《贤首五教仪》,可见影响之深远。

北宋开宝八年乙亥(975年)

由守澄上人倡议并与传教院如皎法师合建的两对石雕阿育王塔(内置《法华经》)圆满落成,分别树于“院之庭”和“普贤忏院”。

八月八日,“当院徒弟如皎”撰书《传教院新建育王石塔记》。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年)

吴越王钱俶兼领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官员王承益、余德徽共同发起在传教院“建造弥陀佛殿”,吴越王为之施钱八十万。

“又请师讲《金光明经》一座,饭僧三万人,香花旙盖供佛之具一皆称足。”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978年)

五月,吴越王钱俶率举族赴宋之汴京(今河南开封),尽献吴越“一军十三州”,纳土归宋,和平终结了吴越国“三代五王”共八十四年的割据统治,从而使宋朝完成了中华统一大业。

吴越王钱俶,字文德,谥“忠懿”。在位三十年(948~978年),推崇佛教,恭敬三宝。其间护持螺溪,“供施日至”。尝赐寂公紫衣并“净光大师”号,并致书赞美寂公“早挥尘柄,载演猊音,于识心达本之余,有律虎义龙之称。远兹景仰,因命阐扬!” 并将从高丽请还的天台教典悉数赠师收藏研读,为宋代天台宗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文献保障。

同年,因院内“像设未周”,委派僧重云远赴京城“请于襄师”(钱俶之子)出面,募得“陈国夫人徐氏、汉南国王府别驾徐君贵安,共舍钱二十万,副以金带。又募郡人李从遇众率净财三十万,同就厥工”。使传教院“三宝既具,百福可量”,成就庄严名刹。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己卯(979年)

四明尊者法智大师知礼年方二十,始入明州传教院依义通法师秉受天台教观,从学十年(979~988年),亲承法乳,为其后来的天台宗“四明中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使螺溪法脉发扬光大、绵延至今。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庚辰(980年)

春,因“朝庭条贯缁伍经业”,羲寂大师受请自天台山前往台州的治所临海主持其事。入居开元寺(今浙江临海龙兴寺)东楼,“楼近大山”,夜梦塔刹“陷入于地”,甚感不祥,次日率众改居西偏房,“其夜春雨骤作,山颓楼倾”。而大师率众迁房免难之举,被大众传颂为“师有天眼”。

注:另据吴越王钱俶之侄、宋代大书画家钱易(968~1026)所撰《净光大师行业碑》,则此事发生于“丁卯”年,即宋干德五年(967年)。

事后,“因受黄岩邑人请,乘舟泛江放生”,宣讲《金光明经 · 流水长者品》;至“海门灵石寺,是智者所居道场,因劝人修葺造像”,响应良多。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壬午(982年)

四月,朝庭恩准明州传教院住持延德的赴京奏请,下牒赐明州传教院 “宝云禅院”额。至南宋时改称“宝云教院”。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癸未(983年)

宋太宗遣内侍省官员卫绍钦入天台督导重建寿昌寺,台州众官相陪入山,坚请羲寂大师传授菩萨戒法,执弟子礼。

北宋雍熙元年甲申(984年)

永安县(今浙江仙居)请羲寂大师于光明寺为众授菩萨戒。“忽佛殿大像堕坏,腹中出《发愿文》”,知像乃唐咸通六年(865年)沙门希皎为乡人授戒劝造,《文》称其“愿舍报为男子,童真出家,传法利生”。戒场大众见之,皆以唐之希皎为大师前生也。

北宋雍熙三年丙戌(986年)

十一月十日,应大师弟子、“通鉴大师”知廉邀请,《百家姓》作者、吴越王钱俶同父异母弟钱俨(937~1003)敬撰《建传教院碑铭》,详述创院建置始末。

北宋雍熙四年丁亥(987年)

临海、缙云、永康、东阳诸地纷纷迎请大师传授戒法。至九月始从太末(今浙江仙游)返山。

十月,师示疾。十一月初四日,羲寂大师“右胁而卧”,圆寂于螺溪之丈室,世寿六十九,僧腊五十,居山四十五年,禀学门人义通、澄彧、宝翔等二百余人,菩萨戒弟子数十万众,时称“天下郡府匡化绍隆,多其弟子”。平素开讲《法华经》并《法华玄义》共二十遍,《金光明经》《维摩诘经》《梵网经》《摩诃止观》《金刚錍》《法界观》《永嘉集》等各数遍,著有《止观义例科节》《法华十不二门科节》数卷。

台州官民曾于大师座下受戒者“共迎师真相于开元寺,尽诚祭供,皆缟素哀泣,天为之变惨”,台州知州郑元龟撰诗悲悼缅怀。螺溪徒众“树龛室于方丈,台人之恸,若丧所亲!”

北宋端拱元年戊子(988年)

季夏十六日,“建塔亭”,奉大师全身“葬于国清寺东南隅”。门人澄彧法师为撰《净光大师塔铭》。

十月廿一日,大师高足弟子、天台宗第十六祖宝云义通大师于明州宝云院“右胁而逝”,世寿六十二岁。荼毗后“舍利盈满骨中”,门人建塔于本郡阿育王寺西北隅。世称“宝云尊者”。

本年十月,大师同庚故友、“通慧大师”赞宁(919~1002)奉敕完成《宋高僧传》三十卷的编纂,《大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义寂传》收录于该书卷七“义解篇”。

注:“义寂”考系“羲寂”之误。

北宋淳化三年壬辰(992年)

大师圆寂后第五年,“易葬地”,“开塔,颜貌如生,发长余寸”,不但“身体不坏”,且“芳香蓊然”。

钱易在《净光大师行业碑》中叹为“此非释中达而异者乎?”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年)

七月三日,朝庭赐台州天台县传教院“定慧院”额。净光大师命名的“传教院”至此共使用了四十五年。

注:天台城西此前已有定慧院(亦名“普贤院”),传为德韶国师所创十三处道场之一。民间乃以“西定慧”、“东定慧”相称,以示区别。

南宋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年)

本年成书的台州首部地方志《嘉定赤城志》载:当时定慧院(原传教院)拥有田366亩、地11亩、山387亩。

南宋绍定三年庚寅(1230年)

十一月初四,年久壅陷、时遭水患的大师墓塔由螺溪住持元悟法师“相其流泉,观其阴阳,得地于方丈之后”,从新建塔改葬。

南宋绍定四年辛卯(1231年)

正月十五日,“继代住持法孙比丘”元悟法师撰《螺溪移塔记》以纪其事。

注:“传教院”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定慧院”,至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仍在使用。但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2年)担任螺溪住持的元悟法师却在其所编的《螺溪振祖集》中署名“住持天台传教院比丘元悟编”,由此透露出螺溪定慧院应该在宋理宗(1224~1264年在位)执政期间又从新改用“传教院”之名。

南宋咸淳七年辛未(1271年)

本年刊行问世的佛教史学巨著《佛祖统纪》(四明东湖沙门志磐编纂)于卷八设《十五祖螺溪净光尊者大法师》《十六祖四明宝云尊者大法师》《十七祖四明法智尊者大法师》等专篇,于卷十设《净光旁出世家》和《宝云旁出世家》,对天台宗螺溪一系的净光羲寂大师及其法子宝云义通大师、法孙四明法智大师等开设重点篇章,给予了崇高的评价。

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

本年成书的《天台山方外志》(幽溪传灯大师编纂)记载:“【传教寺】在县东北一十里十一都。宋干德元年建。五代时僧羲寂于此演天台教,故名。大中祥符元年改东定慧院,邑西有普贤院亦号定慧,呼为西定慧。今废。”可见最迟至明代后期寺院已从“传教院”更名为“传教寺”,但可惜在当时已告荒废。

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年)

本年成书的《天台山全志》(台州知府张联元编纂)卷六亦载有“传教寺”条,且内容几乎全同《天台山方外志》,唯中间部分加了一段:“系顾承徽舍宅所建,宝云曾居之”,错将宋代明州传教院的历史张冠李戴地与天台山传教院混为一谈。

净旻法师,俗姓杨,祖籍湖北江陵,1968年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90年于浙江普陀山普济禅寺依悟道上人剃度,法名传照,字净旻。1991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一诚长老座下受三坛大戒。毕业于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进修班,专攻天台学。2000年由香港观宗寺觉光大师传付法脉,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世。

延伸阅读【特●刊】恭迎!净旻法师正式入住天台山螺溪传教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