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於2017年6月份建立了集中式、防篡改的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下稱“登記披露平臺”)。登記披露平臺上線以來,促進各接入機構增強合規披露意識,提高定期披露信息的及時性、完整性和規範性,並接受社會的監督。

截至今年11月7日,共有119家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接入登記披露服務平臺,集中開展信息披露。據第一網貸統計,截至11月8日晚間,共有79家網貸機構披露了10月份運營信息,佔比66.39%。79家機構借貸餘額5596.04億元,環比減少43.91億元,下降0.78%。此外,截至9月末,86家網貸機構接入登記披露平臺,累計登記合同10596萬份。

對於網貸機構披露的運營數據,中國P2P網貸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月份網貸行業逐漸企穩明顯。同時,她認爲,“隨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產品登記相關工作利用登記披露平臺逐筆登記接入機構所撮合借貸合同的大力推進,網貸監管科技逐漸邁進2.0時代。

1

已披露數據的網貸機構10月份總成交額487.06億元

據第一網貸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10月份,已披露運營信息的79家網貸機構總成交額爲487.06億元,佔當月全國網貸成交額948.52億元的51.35%,環比減少77.78億元,下降13.77%。

其中,36家平臺成交額環比增加,佔比45.57%。增加最多的三家分別是向上金服、有利網、麻袋財富;40家平臺成交額環比下降,佔比50.63%,下降最多的三家是易寶金融、翼勳、團貸網。

截至10月底,這79家機構借貸餘額爲5596.04億元,環比減少43.91億元,降幅爲0.78%,下降幅度大大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期,全國網貸貸款餘額環比降低4.51%。

其中,50家網貸機構貸款餘額增加,佔比63.29%。增加最多的三家分別是有利網、翼勳、新新貸。28家網貸機構貸款餘額減少,佔比爲35.44%,減少最多的三家分別是團貸網、愛投資、玖富普惠。

在其他數據指標方面,10月底,79家機構累計借貸金額29820.41億元,環比增加487.06億元,增幅1.66%;累計出借人數量爲3060.82萬人,環比增加19.78萬人,增幅0.65%;累計借款人數量爲7949.55萬人,環比增加81.57萬人,增幅1.04%;逾期金額68.32億元,環比增加18.36億元,增幅爲36.75%;項目逾期率爲1.93%,環比上升0.33個百分點;金額逾期率爲1.22%,環比上升0.34個百分點。

此外,據互金協會近期發佈的《關於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網絡借貸類機構8月信息披露情況的通告》顯示,協會按照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在前期已制定發佈《互聯網金融個體網絡借貸借貸合同要素》(T/NIFA5—2017)標準的基礎上,加快產品登記相關工作,利用登記披露平臺逐筆登記接入機構所撮合的借貸合同,爲配合監管部門實施穿透式監管提供基礎依據。

截至9月末,共有86家機構接入登記披露平臺,較8月末新增20家;累計登記合同10596萬份,較8月末增加了1165萬份,環比增長12%;涉及金額1257億元,較8月末增加了97億元,環比增長8%;涉及借款人數爲419萬人,較8月末增加了59萬人,環比增長16%。

2

網貸監管科技迭代進一步提升監管效率

自監管以來,網貸行業需要披露的數據指標逐步增多,行業透明度不斷提升。有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監管就是數據監管,而金融數據的採集匯聚則是數據監管的基礎。

“近年來,隨着我國一大批地方金融監管系統的設計、開發、運行,我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現代科技成果豐富監管手段,優化監管模式、提升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監管科技已經從理論研究進入實際應用,並碩果累累”,胡爾義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道,例如深圳的“地方金融風險預警監測系統”、河北的“涉嫌非法集資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北京的“打擊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平臺”等,都是優化監管數據報送手段,利用大數據採集技術、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系統嵌入等方式,實現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實時數據交互,實現了監管數據全面自動化採集。針對海量異構金融數據,綜合運用數據挖掘、模式規則算法、分析統計等手段進行多層清洗,使獲得的數據具有高精度、低重複、高可用優勢,爲風險態勢分析等提供更爲科學合理的數據支持。

不過,這在她看來就是監管科技1.0時代的“監科1.0”模式,即主要通過社會舉報信息、網絡輿情信息、基礎信息收集研判的模式,實現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監管。而“監科2.0”模式,則主要以交易大數據爲主,結合網絡輿情信息、社會舉報信息、基礎信息等,能實現監測預警體系的升級,無異於有了“千里眼”、“順風耳”。該模式通過關口前移、源頭布控,對金融風險早發現、早識別、早預警、早覈實、早打擊。更有利於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率。

胡爾義認爲,隨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產品登記相關工作,利用登記披露平臺逐筆登記接入機構所撮合借貸合同的大力推進,不僅僅是爲配合監管部門實施穿透式監管提供基礎依據,更標誌着“監科2.0”模式在網貸國家級監管中率先落地,網貸監管科技逐漸邁進2.0時代。

小投票

雙十一臨近,一波購物狂歡即將開啓。然而網購時,買家給出差評後會怎樣?有的網站或電商,軟磨硬泡打親情牌,有的直接在系統上把差評設爲對外不可見,有的甚至在被拒絕之後對消費者進行人身攻擊和電話騷擾。

/section>金融1號院

講述有趣+有深度的故事/section>/section>芬客你好

最新鮮的Fintech資訊/section>

/section>/section>價值投資新座標

/section>/section>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