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年頭,上至高中、初中下至小學、幼兒園,老師們爲了及時和家長溝通聯繫,都會拉一個家長羣發佈信息,不過,最近這些家校聯繫羣被騙子們盯上了!!

老師來了?騙子來了!!

最近,各地均有警方接到報警稱有騙子潛入各個班級的QQ羣、微信羣,通過換頭像改暱稱冒充班主任,然後以收取資料費、秋遊費等理由發送收款二維碼瘋狂行騙。

①騙子假扮老師收取費用

南京市民高先生的兒子剛上高一,家長和老師們便建立了一個QQ羣,近日,羣消息提醒“龐老師”發來通知:需要收取學雜費資料費580元,請家長通過掃碼的方式進行繳費,付款完還要截圖發羣裏並備註學生姓名。

高先生立即按要求轉賬了580元,直到真班主任發現問題並在羣內澄清,高先生和各位家長才發現被騙。

②太倉一高中也發生類似事件

10月20日晚,太倉某高級中學高一某班的學生家長們發現班級QQ羣中班主任“陸老師”發消息表示,學校要收取300元的“全科資料費用”,家長們收到信息後陸續轉賬。而羣裏不止一個騙子裝班主任,還有騙子當託裝成家長演雙簧呼應。

在真的陸老師發現之前,共計有13名家長進行了微信轉賬,損失總金額3900元。

11月7日,太倉警方在東莞市清溪鎮某酒店內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年紀都在17歲-22歲之間,現場查獲作案手機10餘部。

③類似事件近期頻發,涉案金額不等

你的錢就是這樣被騙走!那麼問題來了,不法分子們是怎麼進入這些本來相對私密的班級羣的?

①在QQ內搜索班級羣的羣聊關鍵字,搜索後出現大量公開的羣聊信息,不法分子在發送申請後即可入羣。

②鑽漏子,有些學校在家長羣的運營安全上較爲鬆懈,班級羣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③獲取學生信息後僞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爲“xxx學生父親/母親”,由於學生衆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覈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羣。

④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後把自己僞裝成學生家長,並向家長索要班級羣的二維碼。由於很多羣聊設置並未開啓“羣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掃碼進羣。

不法分子在進入班級羣后,挑選上課、午休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然後通過二維碼、銀行轉賬等方式收費。

我們應該怎麼做?

①添加好友時候注意覈實對方身份,備註信息可作爲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②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羣的二維碼,並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羣聊;

③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複製頭像和暱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覈驗對方身份。

④收到“交費”、“轉賬”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覈實,不要急於轉賬、匯款;

⑤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

還是那一句,涉及轉賬等資金問題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趕緊告訴身邊的家長朋友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