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鸿昌很无奈,对心腹第89旅旅长彭国桢说:“如果把部队拉出去起义,恐怕也只有咱们几个带兵的,那些人是不会跟着我们的。不久,吉鸿昌离开部队去甘肃,第19师师长由旅长张印湘接任。

1931年11月的宁都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规模仅次于南昌起义的国民党军倒戈事件,此次起义共有1.7万名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的士兵加入工农红军。事实上在同一时期,对蒋介石心怀不满的第二十二路军吉鸿昌部也在酝酿起义,但由于部分师长、旅长的阻挠,导致两次起义都先后夭折。
一、吉鸿昌接受改编,拒绝围剿红军
吉鸿昌,字世五,1913年才18岁的他就参军入伍,这时部队的团长是冯玉祥,冯见吉鸿昌淳朴勇敢,非常喜欢他,便提拔他为班长。每次打仗,吉鸿昌都冲在最前面,天不怕地不怕,即使在冯玉祥面前也口无遮拦,所以大家都叫他“吉大胆”。1924年,已经是营长的吉鸿昌改任绥远警务处长,他颇有带兵之道,很快把手中的普通警察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
1926年,西北国民军出潼关参与北伐,吉鸿昌的绥远警察部队被改编为第二集团军第19师,一路上屡战屡胜,连败张作霖的奉军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不久,吉鸿昌离开部队去甘肃,第19师师长由旅长张印湘接任。吉鸿昌在甘肃接收了佟麟阁的第11师残部,再一次把这支部队训练成精锐部队,并平定了甘肃五马之乱。
中原大战中,第11师被作为西北军的战场消防队,在杞县顶住了蒋军前后六个师的攻击,稳住了津浦线南线的战局。但由于东北军的大举入关,以及蒋军杨虎城部在平汉线上的推进,使得西北军的处境日益恶化。为了保存部队实力,吉鸿昌被迫接受蒋介石改编,并和张印湘的第19师合编为第二十二路军,第11师改称第30师,第2师(原19师)改称第31师。
这时鄂豫皖边区的红军活动日趋频繁,第二十二路军被调去和红军作战,其中第30师驻潢川,第31师驻黄陂。吉鸿昌部队的驻地与苏区仅一河之隔,通过阅读缴获的苏区文件,和与苏区被俘人员谈话,吉鸿昌意识到,只有红军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军队。于是他逐渐产生了起义加入红军的想法,并费尽周折和旷继勋、陈昌浩接上了关系。
二、首次起义失败,吉鸿昌被迫下野
既然已经下了干革命的决心,吉鸿昌就开始有意识地向部下透露自己的想法,他经常对手下高级军官们说:“国民党的饭不能再吃下去了,国民党的官也实在做够了。我武官做到总指挥,文官做到省主席,我们究竟替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呢?这样的官,我再也当不下去了。今后必须摆脱这个肮脏的环境,另辟新的生路!”
吉鸿昌的部将们得知他已经和红军接上关系后,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纷纷劝阻他:“世五啊,这条路千万走不得啊!咱们都有家,有妻子儿女,有祖宗坟墓,难道就都不要了吗?”有的人甚至躺在床上号啕大哭表示抗议。吉鸿昌很无奈,对心腹第89旅旅长彭国桢说:“如果把部队拉出去起义,恐怕也只有咱们几个带兵的,那些人是不会跟着我们的。”
尽管遭到部下反对,吉鸿昌还是决定借蒋介石下令他围剿红军的机会,临阵起义。1931年夏,正当部队准备积极行动时,一场罕见的大雨来袭,当地爆发了山洪,把第30师困在潢川城无法行动,急得吉鸿昌直跺脚。待洪水退去,得知消息的蒋介石迅速调集了十几个师,部署在第30师东西北三面,要求吉鸿昌马上“出国考察”,否则将武力消灭该师。
事已至此,1931年9月,吉鸿昌召集手下三个旅长和第31、33师长来开会,准备宣布立即起义。西北军的将领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反复无常,只认利益。第31师师长张印湘原本是吉鸿昌的老同事,两人关系很好,但受国民党特务冷欣挑拨,借故没有来开会,第33师师长葛云龙害怕参加红军后吃苦,也借故没有来。因此出席会议的只有三个旅长彭振山、彭国桢和徐荣华。
没想到和吉鸿昌关系也很好的第88旅旅长彭振山带头表示反对,声称部队官兵因为水土不服,已经病倒一半,且自己也有疾病,无法行动。第89旅旅长彭国桢虽然支持吉鸿昌,但不敢公开表态,第90旅旅长徐荣华见他二人都未支持,也只好保持沉默。吉鸿昌见得不到部下们的支持,在随后赶来的西北军老上司李鸣钟的劝说下,只好同意放弃部队,通电下野。
三、二次起义失败,吉鸿昌只身逃入苏区
吉鸿昌下野后去欧洲考察游历,李鸣钟原本被任命为第二十二路军新总指挥,但由于他任人唯亲,触了众怒。张印湘召集团以上干部发出反李通电,终于迫使蒋介石撤换了李鸣钟,他自己也如愿以偿当上了总指挥。这时第二十二路军的番号也被取消,改称第三十军,彭振山被提拔为第30师的师长。
1932年秋,吉鸿昌回国后,在上海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国民党特务侦察到此事,强令彭振山发了一封电报给吉鸿昌,准备骗其回部队后将其逮捕。吉鸿昌接到电报后不知是计,同时他也幻想能借机带领部队再次起义,于是很快赶到第30师的驻地宋埠。张印湘、彭振山听说吉鸿昌来了,知道又是来拉他们起义,为了避嫌他们忙跑去了武汉。
吉鸿昌决定先拉走第90旅,他把彭国桢也打发去了武汉,随后马上召集第90旅的团营长开会,宣布部队即刻出发,团营长们不敢不从。彭振山接到第90旅被拉走的电报,气得暴跳如雷,马上赶回宋埠,并亲率师属手枪营去追赶。吉鸿昌走到半路上,派地下党员、参谋燕鸿甲和侯某去联络第88、89旅,结果都被彭振山半路上截住后残忍杀害。
彭振山带领手枪营追到吉鸿昌休息的一个山村,把院子团团围住。吉鸿昌怕遭到彭振山的暗算,只好把随身携带的大洋撒了一地,趁手枪营的老兵们都在只顾捡大洋的空档,只带卫士数人逃入苏区。由于吉鸿昌起义仓促,没有和鄂豫皖红军取得联系,因此当吉鸿昌率部逃入苏区时,也没得到红军的配合,导致二次起义再度失败。
四、吉鸿昌英勇就义,张印湘彭振山命丧黄泉
吉鸿昌逃入苏区后,得到了吴焕先、郭述申等苏区领导人的热烈欢迎,这时红四方面军主力已经西去,吴焕先等正在集中地方武装成立红二十五军,鄂东北苏区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吴焕先等无法确认吉鸿昌党员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也没有合适的职位安排给吉鸿昌。最后还是靠徐海东出面劝说,让吉鸿昌回北方去搞抗日同盟军。
吉鸿昌回到北方后,召集西北军冯玉祥旧部方振武等人,宣布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向日伪军宣战。由于受到日伪军和蒋军的前后夹击,抗日同盟军最终失败,余部被宋哲元收编。吉鸿昌离开部队后,在天津租界被捕,蒋介石通过夫人宋美龄的关系,花费了一大笔钱,将吉鸿昌买下后押解到南京,秘密杀害。
再说此时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因为在宁都起义中损失了十七个团的兵力,元气大伤,为了扩充部队,经蒋介石同意,孙连仲遂决定吞并同为西北军旧部的第三十军。蒋介石给张印湘发了第二十六路军第四十二军军长的委任状,要他离开自己的老部队,张印湘当然拒绝。蒋介石这下抓到了张印湘的把柄,马上把他抓了起来。
张印湘被抓后,彭振山升任军长,孙连仲命他立即率部开赴江西围剿红军,彭振山和孙连仲关系不太好,于是屡屡以各种借口拖延。最后孙连仲干脆趁彭振山请假回家的机会,直接和第三十军各旅长联系,把部队拉到了江西,彭振山这下傻眼了,他想去找蒋介石评理,结果也被关了起来。
1935年夏,随着原中央苏区的红军游击队逐渐停止了活动,南昌行营也宣告解散,关押张印湘、彭振山的负责人向顾祝同请示,要不要把他们带去南京?顾祝同说:“谁还带他们去南京?都给我枪毙算了。”张印湘和彭振山就这样一起完蛋了。如果当初他们肯跟着吉鸿昌起义参加红军,又怎么会落得如此结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