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体验】护河员 游客走光了才能下班

淇河边的“黄马甲”——护河员

游客走光了才能下班

记者(穿马甲者)与护河员贾师傅一起捡拾垃圾。鹤报融媒体记者 苗苗 供图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苗苗】市民在淇河游玩时,经常会看到身穿黄马甲,手拿扫帚、簸箕的工作人员,他们时而捡拾河边的垃圾,时而劝阻游客不要点火烧烤,他们就是淇河的护河员。11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淇河边,体验护河员的工作。

游客多时一天能捡十几袋垃圾

11月7日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门口,58岁的护河员贾金栓已经在这里等候。记者换上衣服、拿上工具,就和贾师傅开始干活儿。

记者沿着淇河步道,边走边捡拾垃圾。从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门口到淇河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是贾师傅的工作范围,有1公里长。我们护河员有三大职责:不仅要当保洁员,还要当信息员和宣传员。”贾师傅说,保洁员就是打扫淇河步道以及周边的卫生,信息员就是留意淇河边的情况,遇突发情况及时给上级部门报告,宣传员就是给游客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

有一个烟盒落在路边的沟里,贾师傅眼疾手快,跳下去将烟盒捡了起来。另一边,一团卫生纸挂在坡上的小树上,记者踮起脚尖,将它够了下来。“刮大风时,有些垃圾会被吹到很高的地方,我们就想办法捡起来。”贾师傅说。

走到淇河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时,用了半个多小时,虽然当天气温较低,但记者已经出汗了,手中的垃圾袋装满了垃圾。贾师傅说,夏天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捡十几袋垃圾。

勤巡逻是防火的最好办法

贾师傅告诉记者,如果游客吸烟,他就会提醒他们不要乱扔烟头,“现在草都干了,容易发生火灾”。

在淇河步道上,贾师傅让记者观察岸边的草滩,他说:“河边的芦竹高,小火苗不容易被发现,得仔细观察。”一旦着火,对河边树木造成的破坏需要好多年才能修复。

如果水源地附近着火会更加危险,很有可能会污染水源,所以要更操心。有一年除夕,贾师傅发现河边着火了,他赶紧通知附近乡镇的防火队前来灭火。贾师傅说,勤巡逻是防火的最好办法。

游客走完才能下班

贾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8点到岗,等游客走完才下班。

贾师傅说,护河员除了打扫卫生外,还得保护淇河的生态环境,遇见有人洗车、洗衣服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劝阻。“前几年来河边烧烤的游客较多,我们劝阻时经常会听到难听话,这几年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很少有人来河边烧烤。”

“有人来河边砍树我也会及时制止,谁要是动这些树,我会很心疼,第一个不愿意!”贾师傅对这里的花花草草已经有了感情。

记者在捡拾垃圾时,时常有游客路过,贾师傅说,淇河环境好,游客愿意来玩儿,越是到节假日游客越多,他们的工作就越忙碌,等游客走完才能下班。

记者和贾师傅忙碌到下午6点,淇河步道上已经没有游客了,记者和贾师傅便结束了当天的工作。

记者手记

经过半天的体验,感受到护河员这项工作的辛苦,同时感受到他们的责任很大。走在淇河步道上,时不时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淇河的生态环境这么好,离不开护河员。希望游客在游玩时支持他们的工作,主动保护淇河的生态环境。

总值班:李宏庆 责任编辑:韩智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