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面臨這樣的困境:

  開會發言時,別的同事“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侃侃而談,到了你,就突然大腦空白,只能“嗯…這個…那個”;

  朋友聊天時,同樣的想法,總是別人說出來的話更能說服大家;

  面對老媽催你戀愛的說辭:“你堂姐都要生寶寶了,怎麼就你這麼費勁呢!”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反駁。

  這些都是“不夠有邏輯”造成的。

  舉個例子,“別人都結婚,爲什麼就你不結,就你搞特殊化?”

  這個說法,其實是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邏輯謬誤,叫做:訴諸羣衆。

  即認定了羣衆都做的事情,就是對的,而你不做,就是錯的。

  這就是邏輯謬誤。

  那麼羣衆都做的事情就是對的嗎?恐怕未必吧。

  知道了這個邏輯謬誤,你就有兩種方法反駁回去:

  一種是指出他發言的不合理性:您認爲大家都做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做嗎?大家都做的事情,恐怕未必是對的吧,比如80年代大家都練氣功,這難道就是對的?還有哪怕大家都做的事情是對的,那也未必適合我呀,我是特殊的獨立個體,爲什麼一定要做一模一樣的事情。

  以上是心平氣和的說話。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心平氣和,直接用謬誤懟他:

  大家都結婚我爲什麼不結是吧。那我想請問下,國家現在號召生二胎,大家都生,你爲什麼不生?你是不是不愛國,是不是自私自利?大家都把孩子送私立學校,你爲什麼不送?因爲沒錢?沒錢你自己家事都操心不過來,你哪來這麼多的閒工夫關心別人?

  邏輯是一種基礎工具,教人正確地思考、表達、做事。

  有邏輯的人,說話清楚,看事情也能看到本質;沒邏輯的人,不僅和別人溝通困難,還經常因爲看不出對方的邏輯謬誤,被錯誤的言語說服。

  然而邏輯到底是什麼,很多人並不清楚。因此,一本通俗易懂的邏輯學普及書,很有必要。

  今天,奶爸就給你推薦一本輕巧的邏輯入門書:《簡單的邏輯學》。

  它曾是臺灣誠品網絡書店英文暢銷書第一名,香港中文大學也將它列爲40本英文經典之一。

  沒有刻板的理論,不是大部頭的教科書,卻足以改變你思維方式。

  作者麥克倫尼是美國著名邏輯學家和哲學教授。

  他用貼近生活的案例,告訴我們邏輯學是什麼,該如何使用它,以及在我們身邊都有哪些非邏輯思維。

  書桌、牀頭甚至是洗手間,都可以放着這本書。

  遇到想不通的問題時,隨手翻開,說不定就會有新的視角,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犯邏輯錯誤。

  你不是經常好奇爲什麼我懟人這麼精準到位,如何學習這種技巧嗎?那麼就從閱讀這本書開始!

  《簡單的邏輯學》,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現在購買,可參加11.11預售活動:預售價26元(日銷價39.9元)只需支付5元定金再在11月11日支付尾款即可。(支付尾款時,可在總價基礎上享受會員價)

  定金支付截止至:11月10日20:00

  這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很有邏輯,共五章:

  第1章: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

  以“避免使用模糊的語言”爲例:

  “下午開會的人大概有30個吧。”

  “今天下午兩點的會議,30個人參加。產品組20人,運營組10人,主要是梳理一下部門間的共同需求,預計4點結束。”

  不用多說,我們也知道哪種說法更讓人明白。

  第2、3章:邏輯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

  基本原理有4個: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

  舉個簡單的例子:“A就是A,你不是A的話,那你就是非A。”

  恐怕有人看了會偷笑,這算什麼原理呀?誰不知道A就是A。還真的有很多人不知道。

  小編的爸媽遇到分歧時就常說:“我做了一輩子好人,從來不做壞事。你反對我,你就是壞人。”

  日劇《無法成爲野獸的我們》

  第4、5章:非邏輯思維產生的根源,以及28種常見的非邏輯思維

  “能者多勞”這句話看似合理,其實是在偷換概念,逃避責任;

  老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催你戀愛結婚,也是沒有道理的,因爲這是一種錯誤比較;

  所謂的“愛ta就給ta買xxx”,更是一種“將質進行量化”的暴力營銷。

  還有“對人不對事,混淆視聽、逃避問題、玩世不恭”等等。你看,我們簡直生活在邏輯謬誤的漩渦裏。

  只需支付5元定金

  大學問家金嶽霖就說過:“邏輯是生活中尋找並滿足願望的實際工具,沒有邏輯,我們的生活將十分沉重。”

  這本百餘頁的小書,用人人都能懂的大白話,把深奧的邏輯學,帶入日常,不經意間改變了你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

  讀完這本書之後,生活也多多少少被理順了。

  因爲你已經知道,許多令你煩惱的言論基本不合邏輯,而自己所犯的邏輯錯誤,也都可以在這本書指導下,一一改過來。

  只需支付5元定金

  雙十一好物節,海量優惠活動等你來!

  點這裏,購買《簡單的邏輯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