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华工为前线运送炮弹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巴黎和会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北大校长蔡元培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

蔡校长的振奋来自万里之外发来的消息:中国作为参战国,胜利了!

然而,中国方面并没有派送一兵一卒,参战国之说从何而来?

是的,这支特殊的军队来自中国劳工,一支20万“以工代兵”中国农民、工人组成的劳工军团!

正是这支劳工军团,让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中国品尝了一次战胜国的滋味,给积贫积弱的中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0万华工用血汗和生命,给羸弱的中国换回了一丝荣光。

100年过去,一战华工成了湮没在欧洲的一抔尘沙,来自祖国的声音被傲慢的列强淹没。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我们打捞出那段逝去的历史,还原那个远去的劳工军团的真实面貌。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青岛,中国劳工营准备前往法国


一战将中国拖入欧洲战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射杀,欧战爆发。

这场大战,将33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火。距离万里之遥的中国竟然未能幸免。

这是一场西方列强、两大集团之间,围绕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的世纪对决。

万里之外,英、法、德、意、奥、美、日等各主要交战国,无一不在中国占有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家门口,跟欧战没有一毛钱关系的日本虎视眈眈趁火打劫。8月,日本向德国宣战,却陈兵中国胶州湾,要攻打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青岛。

中国没有置身事外的条件。

硝烟弥漫的欧洲战场,20万中国劳工“军团”参战,最终取得胜利,是中国北洋政府作为战胜国的最充分理由。

胜利的荣光还没有褪去,巴黎和会的凉水就把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浇灭了。

作为参战国,中国正当的权益要求被轻蔑地拒绝,划时代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以工代兵的特殊军团

对于欧战,袁世凯政府一厢情愿的做法是谁都不得罪。8月6日,中国宣布中立。

日本的趁火打劫,把战火烧到家门口,中立?可能吗?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他叫梁士诒。

梁士诒曾一度控制北洋政府的交通、财政大权,被称为“二总统”,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在历史上多以负面出现。但这一次,他是以积极正面角色出现的,他是强力主战派的代表。

参战就要“站队”。梁士诒等参战派认为协约国必胜,德国的同盟国必败。几次三番,袁世凯答应了。但协约国却拒绝了。

梁士诒改善国际地位的努力不忍放弃。1915年,法国驻华公使康悌与北洋政府秘密谈判中国劳工招募事宜。

接着英国面对日以残酷的战场,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中法招工合同刚刚签订,英国就迫不及待,援例而为之。

就这样,正当欧洲战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批批的中国劳工被输送到欧洲战场,他们挖战壕,修铁路,架桥梁,建工事……以特殊的方式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梁士诒


英、法为何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一战规模和惨烈程度是史无前例的,仅索姆河一战,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

伤亡最惨重的法国,年龄15—30岁的男性青年,有三分之一死于战火。

战争已打了2年,结束还遥遥无期,国家主要劳动力人口锐减,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英国惨状一点不逊于法国。英国是西方列强在华强取不平等权利的开创者,起初,他们不甘于接受羸弱的中国与其平起平坐。但当战争持续到两年后的1916年夏季时,英国同样面临兵源枯竭的问题。

随着战事的扩大,以及新式武器和战法的投入使用,协约国已经无力提供兵源,后勤保障捉襟见肘。几经权衡,英国最终不得己向中国求助。

英法两国此番与北洋政府签订的招募合约明文规定,中国劳工的待遇与英法两国工人平等——尽管并未实现,但与此前被称为“猪仔”的出国劳工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远赴欧洲的大批华工在威海卫登船


悲壮的参战之旅

危机四伏的海上之旅

威海卫、天津、青岛、上海,是当时劳工军团输出的主要港口,那些被招募,经短暂的军训后的劳工,就是从这里乘轮船,经苏伊士运河,穿越地中海抵达欧洲战场的。

但这条必经之路上,同盟国对协约国发动了无限制打击战,协约国的任何船只都有可能成为德国潜艇的攻击目标。1917年2月,一艘华工运输轮船就遭到了伏击, 540名中国劳工葬身火海。

随后,华工运送路线只得改道,绕至非洲好望角,或者横渡太平洋抵达加拿大,再从陆地横穿加拿大,越过大西洋到达法国。虽然躲过了危险,但增加了行程,仅仅海上行程就要走三个月。

运输途中,英、法两国并没有兑现食宿合同,华工们都被关在封闭的船舱内,湿热难耐,加之缺医少药,很多得了航海病的华工,被病魔折磨致死后扔到到大海。两年的航程里,究竟有多少人命丧大海,已经无法考证了。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1917年中国劳工登陆法国



白人眼中的“工蚁”

英法两国并没有履行约定。按照约定,华工的岗位是以工代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向德国宣战后,英法两国几乎把华工全部安置在前线。

法军总司令福煦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就说:华工非常好,他们是很好的战士,面对炮弹的狂射,他们仍能保持不错的战斗状态,不畏惧,不退缩。

然而,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后盾,在傲慢的欧洲白人眼里,所谓很好的战士,只不过是是一群健壮 “工蚁”,任劳任怨,任人宰割。原来的“包吃包住”,只是一句谎言,伙食费、置装费、医疗费……所有开销都要从工资中扣除,拿到手的只是约定中的一半。

更难以忍受的是傲慢与歧视。

英国军队甚至不允许中国工人使用厕所。1917年,华工第十三营的一名中国工人因违反这条规定而遭到英国人的残忍殴打。结果激怒了中国工人,许多中国劳工来自山东省,有不少练家子,他们与英军打成一团。当然英军毫不吝啬手中的武器,造成多名华工伤亡。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搬运武器装备的华工


劳工神圣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

中国北洋政府与德国宣战,并加入协约国一方,终于成了胜利者。值得一提的是,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直接起因于中国劳工。1917年2月,德国潜艇击沉了运输中国劳工的Athos号,540名工人殉难,促成了中国政府的断然绝交宣战。

宣战后,段祺瑞政府像协约国表示,愿意派遣50万军队赴欧洲参战遭到拒绝。

参战的只有只有劳工。

大战胜利的消息鼓舞了中国人民。可是,蔡元培校长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的声音还没消失,巴黎和会却传来不好的消息:中国没有得到胜利者应得的尊重和权利。

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废弃势力范围和撤出外国军队等七个条件,后来,又提议取消“二十一条”,并要求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山东的主权,均遭拒绝。中国最有力的反驳来自参加战争的中国劳工:欧战20万中国劳工均奋勇当先。中国何负于协约?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巴黎和会



中国学生听到这一消息,群情激奋,引爆了“五四”运动。

1919年6月27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签署前,中国工人和留在法国的中国学生举行了抗议活动。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陆徵祥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把手枪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如果你想答应日本的要求,请用这把枪自决之。否则,绝不放过你!

手枪和便条的是中国劳工——山东省莱芜县上裕村村村民毕粹德邮寄的。

14万中国劳工的悲情出征,换回的依然是鄙夷与不公。

战争结束后,中国劳工被陆续遣返。到1921年,有约11万华工返回祖国。

关于参战中国劳工的伤亡人数,至今仍无定论。大战大战后,法国曾做过统计,中国尚在法国的劳工约有3000人,几年后扩大到10000多人。即便如此,在欧洲死亡的中国工人人数仍在10000人左右。而在法国和比利时的69个公墓中,只有1874名中国劳工。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五四运动



迟到的尊重

自1925年以来,旅法华工总会数次与法国政府交涉,要求提供专用公墓、建立纪念碑、抚恤死难者家属等,均未收到任何回应。

1988年,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70周年期间,法国政府终于向世界公布了有关中国劳工的文件,尘封的历史终见天日。

在中国劳工聚居地的巴黎市建筑物上,法国政府树了一个铜牌,分别用中文和法文写着14万华工参与同盟联军抗战并做出牺牲与贡献的事迹。

在法国索姆省的博朗古村庄,也有14位华工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他们的墓碑为同乡于1920年回国前所立,上面镌刻着“勇往直前”“永垂不朽”等中文字样。有的墓主人只刻了一串数字——也许不知道真实姓名,只知道他当华工时的编号?

但是,他们的墓碑一律朝向东方——祖国老家的方向。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他们的墓碑一律朝向东方——祖国老家的方向。

中国劳工: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特别军团!

2018年8月9日,利物浦安菲尔德墓地举行纪念劳工的缅怀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