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一句话,叫做“趁你病,要你命”,意思是在别人倒霉的时候趁机下手,置对方与死地。但是在上古时期,这种行为是失礼、不义的。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和郑国的郑文公先后去世。驻扎在郑国的秦国驻军将领大夫杞子等人向秦穆公报告,说他们掌握着郑国都城的城防,如果秦穆公和他们里应外合的话,郑国可以被攻取。秦穆公一直谋求向东发展,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

于是,秦穆公向大夫蹇叔询问意见,蹇叔认为:秦军跨越千里去袭击对方,对方一定会有准备。以疲劳之师去攻击有备的敌人,一定不会成功。但利令智昏的秦穆公根本听不进劝,命令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将率兵东进。

秦军行进到滑国,遇到了到周做生意的郑国人弦高,弦高以郑国国君的名义送了秦军四张牛皮、十二头牛,同时派人急回国内报信。郑穆公接到报告后派人到秦军驻地视察,果然发现了秦军有要作战的迹象,于是假装派人去给秦军送行。秦将见机密已泄,于是逃亡。

弦高献牛救国

秦军东征主将百里孟明见内应逃跑,郑国有备,于是袭灭了滑国,把滑国抢劫一空而回。但秦军却不知道他们这此顺手牵羊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晋在文公的国丧之中,得到秦国偷袭郑国不成反而偷袭滑国的情报,中军帅先轸认为,秦穆公不听蹇叔忠告,而以贪婪兴师,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击敌的机会,力主攻击秦军。大夫栾枝则认为没有报答秦穆公赐给的恩惠(秦穆公曾帮助晋文公回国继位),反而攻击他的军队,这不是为先君着想。先轸说:"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晋国和滑国都是姬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说:"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襄公采纳了先轸建议,发兵击秦,并联合一道行动。襄公穿着丧服亲自督军,梁弘为他驾车,莱驹做车右。晋与姜戎联军在肴函地区的东、西肴山之间设下埋伏。

公元前627年四月,秦军进入埋伏圈,在晋与姜戎夹击下,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帅被俘。

崤之战

晋军全胜而归,(秦穆公之女,晋文公夫人,晋襄公嫡母)向襄公请求释放秦国三帅,说他们是构成秦、晋二君间隙的罪魁,请让他们回国去接受杀戮。襄公即释放了秦国三帅。先轸得知后,跑去见晋襄公这件事,襄公说:“应母亲的请求,我已经将他们放了。”先轸气道:“武将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抓来他们,妇人说几句话就把他们放了,毁伤战国只会损失自己的士气,这种放虎归山的行为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祸患。”说完之后又地上吐了口唾沫,拂袖而去。

先轸

晋襄公醒悟后,派人去追赶,但秦将已经离开了晋国边境。先轸发过火后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然而襄公没有处罚他,反而继续让他担任中军元帅,并向他道歉,这使得先轸更加自责。

孟明视等人被放回

同一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八月,晋军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击败狄军,俘获一名狄军首领,史称“箕之战”。战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狄人将先轸的首级送还给了晋国,其面色如同活人一般。先轸为国家利益斥责国君,为维护国君威严而以死明志的行为,是先秦时期士大夫高尚精神的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