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火摺子,取來一張稍硬的廢紙,然後捲起來,越緊實越好,再放到一個有蓋子的竹筒中,並且蓋子需要打幾個小孔以便於空氣流通,然後用打火機點燃捲起來的廢紙,再吹滅並留下少許火星,最後把蓋子蓋上就行了,待用時打開吹一下就可以,怎麼樣,原理是不是很簡單。火摺子這一小小的生活用品,足以見證古代勞動人民的想法和智慧,雖然在那時並沒有什麼關於燃點,點燃條件的系統知識,但根據經驗,他們將這種在近代纔出現的規範常識實實在在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開來,着實讓人佩服,也從側面說明了,現在的生活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幾千年人類歷史的積澱出來的產物。

隨着現代生活的水平的提升,很多人面臨的問題逐漸從溫飽轉向精神領域,日常中的經驗、知識不能滿足有着探求慾望的人羣,這時一些科幻、懸疑、古代的文學影視作品也就應勢而生,尤其是盜墓題材在這些年可謂是大行其道,不僅俘獲了一衆書迷,還被翻拍了電視劇,引起了短時間的轟動。其中在盜墓的環節,裝備是不可缺少的,面對被封印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黑暗地下,光照是不可缺少的,現代雖然有了電燈的加持,但是劇中的很多角色還是很熱衷一種很傳統的夜行工具—火摺子。

在盜墓的劇集中,觀衆們會發現,角色們會從口袋中拿出一個圓圓的竹筒,打開蓋子然後一吹,這個小竹筒瞬間成爲了移動的光源,簡直是盜墓者的必備物品,要是發現哪個人只選擇手電筒“下地”,不用想這一定是業餘新手,此人肯定活不過兩集。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火摺子究竟是怎麼回事?爲何一吹就可以用了?

那麼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火摺子,取來一張稍硬的廢紙,然後捲起來,越緊實越好,再放到一個有蓋子的竹筒中,並且蓋子需要打幾個小孔以便於空氣流通,然後用打火機點燃捲起來的廢紙,再吹滅並留下少許火星,最後把蓋子蓋上就行了,待用時打開吹一下就可以,怎麼樣,原理是不是很簡單!但這樣做的火摺子不耐用,保留時間短且不穩定。

爲了火摺子更好用,古人就用紅薯的藤條來代替廢紙,將其用水泡軟後打磨然後再浸泡到酒中,之後夾雜上棉花、蘆葦等易燃物,擰成麻繩的狀態放入到小竹筒中,由於材料含有易燃物和耐燃的藤條,這個升級版的火摺子簡直好用的不得了。另外還有加入摩擦成分的做法,待用時拽出一小節藤條擰斷,施以摩擦力,就能直接產生火花來點燃火摺子。

火摺子這一小小的生活用品,足以見證古代勞動人民的想法和智慧,雖然在那時並沒有什麼關於燃點,點燃條件的系統知識,但根據經驗,他們將這種在近代纔出現的規範常識實實在在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開來,着實讓人佩服,也從側面說明了,現在的生活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幾千年人類歷史的積澱出來的產物。各位網友你們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