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RO

From 藝非凡

微信號:efifan

有一件事,

中國默默做了40年,

卻在最近突然被發現:

“毛烏素沙漠要被滅了!”

“中國居然把沙漠治理成了綠洲!”

“告訴我,這是不是人類奇蹟?”

毛烏素沙漠,

又稱鄂爾多斯沙地,

位於陝西、內蒙兩省交界,

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

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

寸草不生的大沙漠,

在人類40年頑強對抗後,

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

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

5000萬畝地水土不再流失了,

黃河年輸沙量,

也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

沙漠變成綠洲,

可以說是逆天改命,

這個了不起的壯舉,

用信念譜寫了人定勝天!

可是毛烏素沙漠,

並不是天然沙漠。

甚至在5世紀(魏晉南北朝),

還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

居住着遊牧的匈奴民族。

一面是牧民不加節制的開墾,

一面是民族間戰亂的衝擊。

人類的活動痕跡破壞着大自然。

終於在唐朝時期,

毛烏素變成了一塊小沙地。

然後就像傳染性的牛皮癬,

沙地一點一點擴大,

草皮被一點一點無情吞噬。

那時候的人們只知道逃走,

去下一個草原繼續放羊,

不就好了嗎?

陝西榆林,

也曾逃了三次。

半個世紀前,

這裏的人們一出生,

便要忍受沙災。

遮天蔽日的沙塵暴,

反過來衝擊着房屋和人羣,

眼裏嘴裏滿是沙子,正常!

可是洗澡早就成了奢侈,

連飲用水都要省着喝。

一旦出門,

就要用鐵鍬,

擊碎堵住大門的黃沙。

搖搖晃晃的小屋,

一不留神會被沙暴活埋。

治沙英雄殷玉珍的住所

這樣的沙塵暴,

還會蔓延到北京、上海、

天津、南京甚至日本…

荒漠化這把利劍,

早已指向每個中國人的咽喉。

耕地被吞沒了,

植物都死亡了,

水源流失掉了。

這時候我們還逃嗎?

我們逃了,

我們的子子孫孫還逃嗎?

或是下定決心賭上一生,

去和沙漠打一場勝仗?

幾億年形成的生態系統,

被幾百年的現代文明破壞,

想用幾十年把它恢復,

談何容易。

但是淳樸的西北農民,

首先受不了了:

“寧可治沙累死,

也不能叫沙漠欺負死!”

牛玉琴,

當年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

卻用驢馱、用肩扛、用手挖,

硬是頂着狂沙種下一棵樹。

又帶領村民種下2700萬棵!

把7300公頃黃沙變成了綠洲,

把風沙逼退了10公里!

殷玉珍,

用家裏最值錢的羊換回600株樹苗,

掏糞幹活不要錢只要樹苗,

傾家蕩產也要治住沙魔!

種上被吹倒,吹倒再種上,

背苗、扎林、剪枝,

爲種樹賭上了全家性命。

32年,7萬畝沙地被她種成了綠地!

石光銀,

用84只羊換3000畝黃沙的綠化。

歷盡挫敗不氣餒,堅守30年,

治理了30萬畝荒沙,

種下4000萬株樹木,

把沙漠變成了良田!

這樣的名字還有千千萬萬個。

烏雲斯慶、王果香、邊兆芳…

千年毛烏素沙漠,

40年變綠洲。

正是千萬中國人民,

用雙手,

一個坑一個坑固沙,

一鏟子一鏟子種樹,

搭上半輩子光陰和性命,

創造的生態奇蹟。

1959年,

國家終於也下定決心,

誓要把沙地治理到底。

1979年,

“三北防護林工程”開啓。

科學和技術來了,

農民才明白,

光種樹沒用,得先固沙。

還得引水拉沙,

否則樹苗活不成。

網友@阿耐 2010年攝於毛烏素沙漠

幾十年的治沙,

就是幾十年的寂寞。

在荒無人煙的廣闊沙地,

枯燥、單調、重複的工作,

治沙英雄們用堅持來扛。

甚至偶然發現沙地上有一個腳印,

要用臉盆扣住,

端詳好幾天,

當做有人陪着。

付出換來了回報,

堅持換來了勝利。

從前,只有低矮的灌木能存活,

現在,喬木的根系,

也能深紮在這片荒地了。

黃沙一點一點被綠色覆蓋,

一年比一年更綠一點。

直到現在,

樹木蔥蔥郁郁遍佈城市,

誰還記得這裏曾經黃沙漫天。

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誰還記得這裏曾經荒無人煙。

@新華社 攝於2018年

飛鳥肥魚屢見不鮮,

誰還記得這裏曾經寸草不生。

現在的毛烏素沙漠,

有了科學配比的沙土農田,

有了成羣結隊的牛羊,

甚至有了高速公路。

這水光山色,

哪裏像沙漠,

反倒像世外桃源、塞上江南。

這一次,

勤勞的中華民族,

真的鼓舞了世界。

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總幹事

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

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

毛烏素沙漠的綠化,

告訴了我們,

人類靠自己的雙手,

一代一代的堅持,

真的能爲自然的懲罰,

做出一點彌補。

真的能把被破壞的環境,

拯救回來一點點,

哪怕只是一點點,

也足夠振奮人心!

如果每一代人,

都只索取自然資源,

把治理交給下一代,

終究會讓人類無以爲繼。

而我們見證了,

用勤勞的雙手、科學的理論,

終能力挽狂瀾、全力迴天。

這樣的盛事,一生見證一次,

已足夠震撼。

@榆林市林業局

這一次, 我們真的可以,

毫無負擔地驕傲一回:

中國,

做了件前無古人的大事,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前人的功績,我們要銘記;

後人的福祉,我們來創造。

只要有關注,就會有希望,

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奇蹟。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RORO,From 藝非凡,微信號:efifan,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Facebook又攤上事兒了,招聘廣告竟然也會性別歧視?微信公號後臺回覆關鍵詞【性別】,提取文章《可笑!女留學生要想在美國搜到好工作得用男生電腦纔行???》

微信公衆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爲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

星標

】或【

置頂

】INSIGHT視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