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腦栓塞、腦梗塞、腦溢血是常見的多發性腦血管疾病,許多患者,甚至一些基層醫生對它們的概念模棱兩可,混淆不清。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腦血栓: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內腔逐漸狹窄乃至完全閉塞所引起的疾病。

由於腦血管內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腦組織供血不足,進一步軟化、壞死。根據腦內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狀亦不同。腦血栓常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初期可有肢體麻木、無力、頭暈、頭痛、失語等表現,2~3日內可出現失語、意識障礙、昏迷等情況,嚴重者可造成死亡。

腦栓塞:是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進入血管後,流入動脈血管,堵塞管腔,從而發生腦栓塞,使腦組織局部發生缺血、軟化,引起與腦血栓形成的相同後果。所謂的“栓子”,即血凝塊、脂肪、空氣、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等。

腦栓塞發病多無先兆,發病急驟,症狀與腦血栓形成相似。患者如有風溼性心臟病、心房纖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病史,患腦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

腦梗塞:是指由於急性腦供血障礙所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腦組織軟化、死亡。它是由腦血栓和腦栓塞發展而來。腦溢血:是由於腦血管壁破裂,血液滲至血管外,壓迫腦組織而發生的。

想了解更多知識內容可以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關注我們的陽光小店店鋪,裏邊有各種健康類書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