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中國藝術圈的怪老頭兒,

12歲就外出謀生,四處流浪;

14歲開始發表作品,32歲轟動中國;

年過半百還專門去考了駕照;

90歲依然不安分,偏愛紅裝,嗜煙如命,

93歲依然開着法拉利到處跑……

時尚先生黃永玉

而現如今,

如此放蕩不羈的他,

設計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裝,

卻早已是家喻戶曉。

黃永玉酒鬼畫

黃永玉創作的水墨漫畫,

自成一派,每每讀來,

看似玩笑卻藏有深意,

可謂嬉笑怒罵皆成畫!

“我醜,但我媽喜歡!”

“你他媽又吹!”

“自己相貌長得不怎麼樣,

但總給大家好臉,當真不欺人呢!”

“也不想一想,

它爲什麼對你這麼好?”

“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餘五十歲前,從不遊山玩水,

至今老了,才覺得十分好笑。”

“小屋一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咱倆合資買只寵物

好不好”

“我把老鼠夾子當健身器”

“我拿耗子藥當早餐”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悟能平生最怕悟空,

一下蒼蠅,一下蜜蜂,

防不勝防也。”

“2009年,黃永玉寫了一幅字:

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

像齊白石會說自己

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一樣,

真正的大師往往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

似乎總顯得那般低調。

黃永玉與齊白石

曾有記者問黃永玉:

“在您繪畫創作的生涯中,

您對哪件作品最滿意?”

黃老回答:

“一隻母雞生了蛋,你問母雞,

它生下的第一個蛋

和第三個蛋好在哪裏?

母雞會告訴你嗎?”

話裏帶着自己的風趣,

也帶着幾分謙遜。

“人活着總要對得起這一天三頓飯,

而我只會畫畫和寫點東西。”

對於黃老,藝術是如此日常般的存在,

而若把黃老這段自己眼中的平淡人生,

擱在大多數人身上,

估計,都能吹一輩子了!

可唯有真正的大師,

能保持着自己一貫的謙遜,

從不輕浮、從不自我吹噓!

一生混跡“社會大學”,

沒有文憑,卻成大師!

如今的黃永玉

看似隨手塗鴉幾筆就幾十萬,

其實作爲一代“鬼才”的他,

既沒有大學文憑,

也沒有系統鑽研過美術史。

但他創作的油畫、國畫、漫畫、雕塑等,

爲何那般爐火純青、出神入化呢?

對此,黃老曾毫不避諱地坦言,

自己只受過小學

和並不完整的初級中學教育,

後來因爲抗戰爆發,

他不得不輟學開始在社會上四處闖蕩。

這期間,他當過瓷場的小工,

在碼頭上幹過苦力,

在中小學任過教員,

在劇團搞過舞美,

在報社當過編輯、幹過電影編劇……

年輕時的黃永玉

但性幸運的是,這些經歷,

都爲他搞繪畫帶來了靈性。

可以說黃永玉的博學多識,

就是跟這些飄泊闖蕩的收穫有關,

黃老還將其稱之爲“社會大學”。

在他的眼裏:

沒念過大學的人並不證明,

日後就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需要的是有沒有“生活”。

所以老頭兒十分專注於過“生活”。

當然有豐富的經歷,

也不足以成得了大事,

黃永玉還具備了,

出乎常人的毅力與天分。

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

黃永玉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

盛夏時節,他揹着畫箱,

頂着炎炎烈日四處寫生,

餓了渴了,

就坐在路邊喫點隨身帶的麪包,

喝幾口涼水。

而當時他已經年近七十。

後天的勤奮,加上自己生來的天賦,

使得他把外國的版畫、

達芬奇的印象畫

與中國傳統繪畫結合起來,

再加上自己獨到的觀察與覺悟,

才形成了一種自己的獨特風格。

黃永玉 《癢宴》

其實,人只要敏感,善於觀察,

生活就會成爲最好的老師。

與其說黃永玉會畫畫,

還不如說他最擅長描摹生活。

黃永玉的茶畫

看黃永玉的畫,不同於看一般的畫。

除了簡潔的畫筆,

還有那些不容錯過的文字。

畫中的那些智慧、

幽默、富有哲思的跋語,

有時長篇大論,有時短語小議,

時而令人捧腹,時而讓人沉思。

黃永玉《打牙祭》

他的畫和話,生活意趣十足,

看似一點都不正經兒,

時而調侃自己、時而調侃人生,

但就是在這不正經兒裏,

卻時時滲透着強烈的個人生命的歷史感。

足以讓人在笑過之餘,

也可以當鏡子照照,

捫心自問一回兒!

黃永玉《村居小景》

所謂讀懂人性,

從不是用來讀別人,

最終還是讀懂自己,

這樣看來黃老看自己,

看得那叫是一個通透!

“玩”出來的大師,

名車雲集,90多歲還玩法拉利!

黃永玉,

是一位非常愛玩也會玩的小老頭,

版畫、油畫、國畫、書法、

漫畫、雕塑他樣樣精通,

詩歌、雜文、散文、

小說、劇本也被他玩得純熟。

生活中,老人喜歡一切新鮮事物,

可謂無所不涉,無所不能,

更叫人羨慕的是,

他“玩”什麼,都能玩出名堂來!

老人喜歡花,

索性就種了兩畝多荷花,

一有閒暇就去荷塘賞荷,

從用心靈捕捉到用畫筆描繪,

僅荷花的速寫就畫了八千多張。

黃永玉與他的荷塘

荷花的千般姿態,

都被他描摹殆盡,

蘊涵了他無限的情思,

還得來了“荷癡”之名。

▼黃永玉筆下的荷花

老人也喜歡玩跑車,

在他的萬荷堂裏,

有德國原裝奔馳S320,寶馬Z4、

保時捷911敞篷跑車、路虎發現越野車、

保時捷卡宴越野車,

以及紅色法拉利F430……

黃永玉與他的愛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

他成爲了北京第一輛私家車車主;

76歲,他又從德國買了一架馬車,

一度駕着馬車在通縣的公路上馳騁;

80歲了,他還駕着寶馬,

徑直開了20公里。

黃永玉與愛狗

動物也是老人的最愛,

特別是通人性的狗,

黃老家裏養了十幾條狗,

他不僅愛狗如命,

還給每一條狗都取了名字,

大把年紀了竟也能叫出每一條狗的名字,

足可見記憶力十分好。

除此之外,

黃永玉還養猴。

黃永玉的愛猴

1980年,他爲了紀念自己的愛猴,

創作的猴票,更是創下了收藏界的奇蹟。

據說,當年市價6.4元的整版80枚猴票,

2005年竟暴升至20多萬元,

打造了“新中國集郵史上的神話”,

黃永玉也成了當之無愧的“猴票之父”。

▼黃永玉創作的猴票

都說黃老好像玩着玩着出了名,

其實,黃永玉的這種玩,

不是普通的玩,

也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般輕鬆。

其實他畫鳥畫猴子畫狗,

就像中國畫講究的,

看山川才能畫山川,

他每時每刻都很刻苦努力觀察。

現在的黃永玉,九十多歲了,

每天還堅持工作很長時間。

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出名堂,

也不是所有人能“玩”成大師!

真性情的段子手,

嘴巴毒辣的怪老頭兒!

黃永玉作畫情真,做人也情真。

他重情重義,愛憎分明的性格

也讓他遭受了多次“政治洗禮”,

有人還公然批鬥他:

“創作上從來不嚴肅,從來都是玩兒!”

不過,強大的人格魅力,

同時也爲他贏得了不少真摯的友誼。

“文革”中,許多上乘的精品畫作

被當成“反面教材”在美術館展出,

而黃永玉也因畫了

一眼睜一眼閉的貓頭鷹,而遭“點名”,

甚至成了批判中的重頭靶子。

▼黃永玉筆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貓頭鷹

可就在這個“黑畫展”,

推出之後的一天清晨,

有人將一隻京城罕見的貓頭鷹,

悄悄拴在了黃永玉家門口。

那份表達着正義感的真情,

令他感動萬分,永世難忘。

雖有人默默爲他出頭,

但黃老還是因爲貓頭鷹喫了不少苦頭,

就在黃永玉以爲自己萬劫不復之時,

毛澤東輕描淡寫地一句:

“畫貓頭鷹的畫家很有生活。”

不僅讓他渡過了危機,

也讓他從此聲名大噪,

可謂苦盡甘來!

黃永玉叼着菸斗在作畫

黃永玉曾說:

我的創作源於複雜的生活,

這裏頭有痛苦,有淒涼。

快樂不是我的追求,

複雜的生活經歷纔是。

快樂是爲人生找一條出路,

一種觀點,一個看法。

人生應該諒解,應該快樂。

人們用在黃老身上的

最多的一個詞大概是 “傳奇”。

其實在他看來,

每個人生活的實質也許都是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對待生活的一顆心。

黃永玉與愛狗河邊小憩

黃永玉不僅是個段子手,

還盛產“心靈雞湯”。

而今,當人問起他是如何

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的心態時

黃永玉頗爲得意地回答:

黃永玉《四人十足》 題款:四人並坐進酒,醇醪已盡,臉泛紅霞,醺醺然竟不辨八腿交纏如盤根錯節,瞪目點數,何來十足之多!

“所有的苦難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

也不是從近50年、100年開始的,

5000年來一直有,

只是老祖宗們沒有留下痕跡,

我們是其中一環。

你要懂得怎樣欣賞它,

試想一下,當你面臨災難,

你就像上帝一樣站在高空

看看自己的樣子,多好玩!”

黃永玉 《各有所戲》

黃永玉的另一特點便是潑辣,

在回應提問

“如果用一道菜形容您自己,

會是什麼”時,

黃永玉也曾調侃道:

“我是青辣椒炒紅辣椒,

爲什麼?就是辣!”

一向嘴不饒人的黃老

1983年,59歲的黃永玉

還給73歲的劇協主席曹禺寫了封信:

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

你心不在戲裏,你爲勢位所誤!

黃永玉作爲曹禺的晚輩,

兩人相差14歲。

面對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評,

曹禺不但沒有生氣,

反而把這封信裝裱起來放在客廳,

鞭策鼓勵自己。

而當有人質疑黃永玉的畫

濃墨重彩,不能算國畫時。

他懶於回應,

只開玩笑說,

誰再說他的畫是國畫,

就要告他。

▼黃永玉筆下濃墨重彩的荷花

面對別人的讚揚,

這老頭兒卻說:

“我畫畫沒有很深的寓意,

並不是每一張都有人生體驗在裏頭。

如果有人那樣說,肯定是吹牛!

有些人總是把自己的畫說得很有學問,

把意義說得太多。

畫家不是政治家,

我們的工作就是畫畫。”

黃永玉

談到人生時,黃老曾表示:

“躺在地上過日子,貼着土地過日子,

有個好處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兒去”。

於世事,他是通透的,

因爲見過生死,經過起伏。

於人生,他是好玩的,充滿童心。

成年人的童心不是天真,

而是看透世界後的寬容與坦率。

從12歲的孩子變成了90多歲的老人,

黃永玉幾十年的人生裏,

充滿了漂泊、動盪與坎坷,

同時是那般豐富、刺激、充實。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都交替出現在他的命運中。

但即便有過磨難、有過不如意,

他並沒有迷失自己,

沒有荒廢自己。

依舊用他一貫的樂觀,

機趣、拙樸地坦露着,

屬於他的“黃式”幽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