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最顶峰的文学成就。但是,人们往往不知道,建安七子,其实也是有高下之分的,而孔融就是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小时了了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而与孔融相关的最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孔融让梨了。这个故事大家应该从小就知道,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说的是孔融小的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总是拿最小的梨吃,父亲有一天问他,他却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居然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孔融自此就被人所看重。

 不仅如此,成年后的孔融,其表现也让人高看一等,中常侍侯览嫉恨名士张俭,在全国通缉张俭,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至交好友,他就跑到孔家避难。可是孔褒不在家,而孔融却没有因为哥哥不在而落井下石,而是收留了张俭。但后来事发,孔家两兄弟都被捕入狱,但这件事情有些复杂,不知该定谁的罪。而孔融便直接说:“是我收留的张俭,不关我哥的事。”孔褒则说:“我弟弟无罪,是我有罪。”朝廷最终判处孔褒有罪,孔家两兄弟争着承担罪名的事渐渐被人们所知,孔融因此名声就更大了。

 但是,孔融的好形象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随着孔融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开始变得狂傲自大,建安十三年时,就曝出过这么一件事。孔融一向提倡孝道,但是这一年,他则提“父母无恩论”,他认为父母生孩子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孩子对父母没必要那么尽孝。而曹操推行孝廉治国,孔融的不孝使得两人矛盾渐生。最后,加上其他原因,曹操一怒之下就把孔融杀死了,并株连其全家,孔融死时,才五十六岁。

 孔融的死亡是咎由自取,但是,他小时候的善良、孝顺,到了晚年则变成了狂妄,不孝。他的这种变化,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小伙伴们你们对孔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