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学+视频】拧拉和摆短可以不会,但这两项台内技术业余一定要掌握

挑打及搓球,初学必备台内技术。

本篇我们为大家展示的是两组台内技术,也是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的初期阶段必须要练到的两项技术。正手挑打偏向于进攻,反手搓球偏向于控制,两项技术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台内手感的建立以及处理球思维意识的锻炼都非常重要。

挑打要控制好板形和触球点

如图1-2,小队员的准备动作可以反映出她的脚下动作,而且手已经自然地指向斜前方的来球方向,这些小细节显然是经过教练雕琢的,有一定是比没有强的,它可以带动小队员接球的重心和节奏。图3中,她的前臂再次延长,大家在看图片时一定要在脑海中把整个过程串联起来,形成动感的画面,否则很容易形成刻舟求剑的概念。

图4-5是挑打前的引拍动作,幅度相对小了一点,但可以接受。击球前,她有迎前的意识,而且上半身的重心要调高了一些,这是因为个子比较矮造成的。如图6-7,在触球瞬间,小队员的板形控制得很好,说明她吃准了来球的旋转,一直到后续的延伸,她都做得很专注,保证了击球的质量。正手挑打在击球时除了要制造足够的弧线以外,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有突然性。在这一点上,需要小队员进行千万次的重复练习之后才能见到效果,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反手搓球强调手臂前送

反手搓球很重要,但是很少有业余球友爱练,青少年选手在接触这项技术时要有足够的重视,毕竟在专业训练中,这是一项持久的必练科目。随着基本感觉的慢慢建立,在搓球时,手上要有一定的引拍和迎前动作,否则日后很难加上发力和加转的感觉。

在进行准备动作时,运动员的站位最后是左脚在前,后脚在后,引拍时板形需要一定的后仰角度。随着能力的提高,这个角度可以随时调大一些,以便于掌握加转的技术环节。如图,小队员前面的动作除了站位以外都比较规矩,到击球时,他的手臂前送做得非常清楚,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吃住球,搓出旋转,否则很容易变成碰着搓。

图7-8是搓球之后的还原动作,尺寸小了一些,重心还可以交换得更完整。从小队员双脚距离球台的位置来看,他更偏重于在近台做动作,不太敢退出来搓,其实到后期,搓球是很强调动作完整性的,包括重心的使用和手上的控制,要有自己主动的想法,不跟跟着对方的球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