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不应该以大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想要达到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其实只要注意在天性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满足,关于这一道理,我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小鞋子》。懂得换位思考在善良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互通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唤醒人性深处的良知和善意,才能更加体会到他人的情感世界。

关于善良的教育,相信各位家长们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去进行情感传达。 人性的善与恶一直都是人们所讨论的话题,而对于此,我想引用马基德·马基迪的一句话来阐明这样我的看法,那就是:成人世界很假,儿童天地最真。 我们不应该以大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想要达到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其实只要注意在天性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满足,关于这一道理,我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小鞋子》。 电影《小鞋子》,上映于1997年,是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电影,又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等著名大奖。 它没有花哨的镜头,对白也不会太煽情,就是两个干净清澈的孩子讲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但它的豆瓣评分常年高居9.2,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儿童片,几乎每个看过它的大人都会被打动,它是豆瓣上,难得的一部无差评电影。 而我觉得这部电影,说它是儿童片也并不全面准确,因为它更像是拍给大人看的,我们可以从电影中感悟到人性最初的美好,透过男孩阿里清澈明亮的眼睛,找回童年时的纯粹。 今天我们就走进电影《小鞋子》,一起来体验最真挚淳朴的人性之美。 一:人性本善 布莱松说:"一门艺术只有在保持它的纯洁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小鞋子》,就是一部有力量的电影。

电影第一个画面,就是一个修鞋匠,用他那双黝黑的手缝补着一个看不出来颜色的破旧鞋子,从这里很明显的就能看出主人公的贫苦家况,而主人公小男孩阿里出场,拿着修好的鞋子去了菜店,很随意的把装鞋的袋子放在门外,进门挑土豆,从而不知收废品的老爷爷把鞋子当做垃圾收走,等到他买好土豆出来,惊讶的发现鞋子不见了。 这一组长镜头是影片的开始,也是影片的事件发生的导火索,作为其叙述动力贯穿全片。 在寻找了一番却没能找回鞋子后,阿里沮丧又忐忑不安的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妹妹,丢失了唯一一双外穿鞋的妹妹确实很生气难过,不过最后也无奈于现实。 之后兄妹二人协议"换鞋上学",以外却再次发生,妹妹萨拉在跑回家的途中,鞋子不慎掉入水沟顺着水流不断向前漂,焦急的萨拉不断追着,几次试图捞上来但是都没成功,只能无奈又伤心的蹲在水边哭,不过最后幸好有好心人帮助,她才得以穿着湿漉漉的鞋子回家。 这样的轮流换鞋持续一段时间后,有一次萨拉意外的在学校操场发现有人穿着自己丢的鞋子,于是放学后跟踪那个穿着自己鞋子的小女孩,记下了那个小女孩的家的地址,回到家告诉了哥哥阿里这件事。

等到第二天,萨拉便和阿里一同来到小女孩的家,却发现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而且她的家庭状况也与自己家庭的贫困状况不相上下,兄妹俩发现了这一情况后,都犹豫了、 最后,善良和同情的本性使他们不忍心要回鞋子,选择默默离开。 这部影片展现了穷人身上所具有的善良、纯洁的人性。 二:引导让善良进行传递 从这部电影中的几个镜头,我们都能和清楚的认识到,主人公阿里的家庭情况真的可以用"饥寒交迫"来形容, 阿里的父亲是穷苦家庭的典型形象,他吃苦耐劳,善良正直,不占任何人的便宜,虽然连日常买菜都要赊账,却教导孩子绝不能拿清真寺的糖。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因为有了父亲的告诫和行为上的示范,两个孩子才懂得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从而获得收益,同时也要抱着善良和真诚去对待他人。 兄妹俩和盲人的女儿的交集仍在发生,有一天小女孩捡到了妹妹的自动铅笔。这儿有个细节拍的特别好,镜头也聚焦在小女孩的动作上,可以看出她对这个铅笔非常的喜欢,还用其在书本上写了几个字, 把贫穷家庭中孩子对一支笔的渴望描绘得淋漓尽致。 然而,下一帧画面却是小女孩主动找到妹妹,将捡到的铅笔物归原主。 妹妹这一笑,让我觉得善良的温暖美好,她好像是对自己之前没有向小女孩要会自己的写而举动感到庆幸,也同样为小女孩的诚实感到欣喜。 像这样的善意,影片中还有很多。 水果店老板在阿里不小心打翻蔬果时只是将他呵斥走,并未追究责任;路途中帮妹妹从水沟捞鞋的店老板;愿意给盲人父亲打折的鞋店老板;将园丁工具送给阿里父亲的朋友;富人区慷慨友善的爷孙;给阿里破例的体育老师;帮阿里说情的老师;一直催款却一直没把他们赶出去的房东…… 善意,是个平等的东西,当你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你也会愿意将它传递下去。 在影片中,导演没有试图用贫穷来博取观众的怜悯,也没有利用阶层分化挑起争议,他只是把人性最宝贵的东西用朴实的手法呈现了出来,让人们去体会:任何一个社会都有阶层之分,唯有善意能让冰冷变得柔软。 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以清新质朴的简约风格,真实地展现了儿童纯洁美好的心灵,表现了贫困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善良人性,带观众进入了一片纯真澄净的天堂世界,质朴感人,在情节、影像、主题等各方面都做到了以小见大。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能领悟到一个道理:善良教育并不需要那么的复杂,只要注意守护孩子善良的本性,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得到善良教育的目的。 三:善良的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家长要想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很简单的,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做孩子身边的好榜样 我们身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有的时候孩子就是以我们为学习的模板,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很敏锐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也同样可以借此机会来进行教育和引导,首先自己要保持善良和真诚,从一些小的举措之中对孩子达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作用。 2.教会孩子懂得换位思考 懂得换位思考在善良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互通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唤醒人性深处的良知和善意,才能更加体会到他人的情感世界。 3.对孩子的善良行为表示赞同 当孩子做出一个善良的举动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得到提倡的,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提升判断能力,同时在行为上给予正确的引导。 这个世界需要爱,当孩子将善良传递,坚持真诚待人,一定也能收获他人的善意和帮助。 我是一个分享知识的宝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