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不應該以大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想要達到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的人,其實只要注意在天性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引導就可以滿足,關於這一道理,我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小鞋子》。懂得換位思考在善良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從而達到情感上的互通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喚醒人性深處的良知和善意,才能更加體會到他人的情感世界。

關於善良的教育,相信各位家長們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會有意識的通過言傳身教的方法去進行情感傳達。 人性的善與惡一直都是人們所討論的話題,而對於此,我想引用馬基德·馬基迪的一句話來闡明這樣我的看法,那就是:成人世界很假,兒童天地最真。 我們不應該以大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想要達到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的人,其實只要注意在天性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引導就可以滿足,關於這一道理,我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小鞋子》。 電影《小鞋子》,上映於1997年,是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電影,又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等著名大獎。 它沒有花哨的鏡頭,對白也不會太煽情,就是兩個乾淨清澈的孩子講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但它的豆瓣評分常年高居9.2,被稱爲史上最偉大的兒童片,幾乎每個看過它的大人都會被打動,它是豆瓣上,難得的一部無差評電影。 而我覺得這部電影,說它是兒童片也並不全面準確,因爲它更像是拍給大人看的,我們可以從電影中感悟到人性最初的美好,透過男孩阿里清澈明亮的眼睛,找回童年時的純粹。 今天我們就走進電影《小鞋子》,一起來體驗最真摯淳樸的人性之美。 一:人性本善 布萊松說:"一門藝術只有在保持它的純潔的時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小鞋子》,就是一部有力量的電影。

電影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個修鞋匠,用他那雙黝黑的手縫補着一個看不出來顏色的破舊鞋子,從這裏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主人公的貧苦家況,而主人公小男孩阿里出場,拿着修好的鞋子去了菜店,很隨意的把裝鞋的袋子放在門外,進門挑土豆,從而不知收廢品的老爺爺把鞋子當做垃圾收走,等到他買好土豆出來,驚訝的發現鞋子不見了。 這一組長鏡頭是影片的開始,也是影片的事件發生的導火索,作爲其敘述動力貫穿全片。 在尋找了一番卻沒能找回鞋子後,阿里沮喪又忐忑不安的回家將這件事告訴了妹妹,丟失了唯一一雙外穿鞋的妹妹確實很生氣難過,不過最後也無奈於現實。 之後兄妹二人協議"換鞋上學",以外卻再次發生,妹妹薩拉在跑回家的途中,鞋子不慎掉入水溝順着水流不斷向前漂,焦急的薩拉不斷追着,幾次試圖撈上來但是都沒成功,只能無奈又傷心的蹲在水邊哭,不過最後幸好有好心人幫助,她才得以穿着溼漉漉的鞋子回家。 這樣的輪流換鞋持續一段時間後,有一次薩拉意外的在學校操場發現有人穿着自己丟的鞋子,於是放學後跟蹤那個穿着自己鞋子的小女孩,記下了那個小女孩的家的地址,回到家告訴了哥哥阿里這件事。

等到第二天,薩拉便和阿里一同來到小女孩的家,卻發現小女孩的父親是個盲人,而且她的家庭狀況也與自己家庭的貧困狀況不相上下,兄妹倆發現了這一情況後,都猶豫了、 最後,善良和同情的本性使他們不忍心要回鞋子,選擇默默離開。 這部影片展現了窮人身上所具有的善良、純潔的人性。 二:引導讓善良進行傳遞 從這部電影中的幾個鏡頭,我們都能和清楚的認識到,主人公阿里的家庭情況真的可以用"飢寒交迫"來形容, 阿里的父親是窮苦家庭的典型形象,他喫苦耐勞,善良正直,不佔任何人的便宜,雖然連日常買菜都要賒賬,卻教導孩子絕不能拿清真寺的糖。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就是因爲有了父親的告誡和行爲上的示範,兩個孩子才懂得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從而獲得收益,同時也要抱着善良和真誠去對待他人。 兄妹倆和盲人的女兒的交集仍在發生,有一天小女孩撿到了妹妹的自動鉛筆。這兒有個細節拍的特別好,鏡頭也聚焦在小女孩的動作上,可以看出她對這個鉛筆非常的喜歡,還用其在書本上寫了幾個字, 把貧窮家庭中孩子對一支筆的渴望描繪得淋漓盡致。 然而,下一幀畫面卻是小女孩主動找到妹妹,將撿到的鉛筆物歸原主。 妹妹這一笑,讓我覺得善良的溫暖美好,她好像是對自己之前沒有向小女孩要會自己的寫而舉動感到慶幸,也同樣爲小女孩的誠實感到欣喜。 像這樣的善意,影片中還有很多。 水果店老闆在阿里不小心打翻蔬果時只是將他呵斥走,並未追究責任;路途中幫妹妹從水溝撈鞋的店老闆;願意給盲人父親打折的鞋店老闆;將園丁工具送給阿里父親的朋友;富人區慷慨友善的爺孫;給阿里破例的體育老師;幫阿里說情的老師;一直催款卻一直沒把他們趕出去的房東…… 善意,是個平等的東西,當你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善意,你也會願意將它傳遞下去。 在影片中,導演沒有試圖用貧窮來博取觀衆的憐憫,也沒有利用階層分化挑起爭議,他只是把人性最寶貴的東西用樸實的手法呈現了出來,讓人們去體會:任何一個社會都有階層之分,唯有善意能讓冰冷變得柔軟。 同時也讓我們理解了,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它以清新質樸的簡約風格,真實地展現了兒童純潔美好的心靈,表現了貧困艱難的平民生活中隱含的善良人性,帶觀衆進入了一片純真澄淨的天堂世界,質樸感人,在情節、影像、主題等各方面都做到了以小見大。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也能領悟到一個道理:善良教育並不需要那麼的複雜,只要注意守護孩子善良的本性,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就可以得到善良教育的目的。 三:善良的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要想培養孩子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是很簡單的,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做孩子身邊的好榜樣 我們身爲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有的時候孩子就是以我們爲學習的模板,孩子的觀察能力是很敏銳的,所以我們要注意,也同樣可以藉此機會來進行教育和引導,首先自己要保持善良和真誠,從一些小的舉措之中對孩子達到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作用。 2.教會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懂得換位思考在善良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從而達到情感上的互通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喚醒人性深處的良知和善意,才能更加體會到他人的情感世界。 3.對孩子的善良行爲表示贊同 當孩子做出一個善良的舉動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讚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得到提倡的,是正確的,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提升判斷能力,同時在行爲上給予正確的引導。 這個世界需要愛,當孩子將善良傳遞,堅持真誠待人,一定也能收穫他人的善意和幫助。 我是一個分享知識的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