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建成14個林蔭停車場 今年還將新建9個

▲ 中國航發公司林蔭停車場(通訊員供圖)

11月7日,立冬,陰雨。在被綠植環繞的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新職工活動中心停車場,仍是一派春意。

仔細觀察會發現,停車場內栽植了桂花樹、無患子、香樟、欒樹等高大喬木以及冬青、石楠、山茶、女貞、春娟等灌木及地被。“陰雨天看見綠色心情開朗,晴天也爲車輛遮陽,挺好的。”正在取車的陳先生說。

“林蔭停車場景觀運用了樹陣式、喬灌式的綠化形式設計,注意了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的搭配,可防止車輛在陽光下被‘烤’。”蘆淞區綠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停車場是今年蘆淞區林蔭停車場改造項目之一,改造後擁有車位80餘個。

所謂林蔭停車場,也稱生態停車場,即停車位間種植有喬木,或通過永遠式綠化方式進行遮陰,滿足綠化遮陰面積大於或等於停車場面積30%的停車場。

記者走訪發現,在蘆淞區市建小區、608所職工活動中心,荷塘區株硬集團鑽石大廈、職教城實訓中心,石峯區萬泥塘林等地,都能看見林蔭停車場。

“林蔭停車場協調好了車和樹的關係,不僅讓越來越多的汽車有了停放之處,又有效增加了城市綠化量,已經逐漸成爲城市停車場建設的新風尚。”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說。“城市綠蔭行動”開展兩年來,全市已建成14個林蔭停車場,共有千餘個林蔭停車位。

建設林蔭停車場,錢從哪來?該怎麼建?

“堅持社會參與的原則,全部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有效引導社會資金新建、改建停車場,要求堅持生態化原則,按照林蔭停車場的標準種植高大庇廕喬木和隔離防護綠帶,增加夏季庇廕面積。”上述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儘量運用耐踩踏草地、植草格、嵌草磚及其他透水透氣材料鋪裝地面,減少硬質鋪裝使用比例。

今年是我市“城市綠蔭行動”關鍵之年。根據計劃,今年還將新建9個林蔭停車場。“開門見綠”的生活場景,在株洲將越來越常見。

(株洲日報記者 吳楚 通訊員 文志明)

相關鏈接:9個綠蔭停車場

蘆淞區的天池湖停車場;

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新職工活動中心林蔭停車場;

位於石峯區的萬泥塘林蔭停車場、銅霞路林蔭停車場;

天元區的萬豐湖林蔭停車場、高塘社區林蔭停車場;

荷塘區的飛鹿高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林蔭停車場;

經開區的株洲商業技術學院林蔭停車場、大豐安置小區林蔭停車場。

其中,石峯區萬泥塘林蔭停車場已基本完工,整個項目將於年內全部完成建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