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還沒收到四大面試的寶寶們,我不會勸你放棄,但是你需要馬上給自己定一個Plan B了,給自己留一個退路,如果進不了四大,你想好畢業後去哪兒了嗎?

  每年校招都有太多學生想去四大,競爭極其激烈,總會有人落敗。與其去追尋現在與自身能力還不那麼匹配的四大,不如先選擇內資所去積累經驗,快速成長,再去爭取去四大的機會,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爲了幫助那些想去四大的同學能夠清晰職業方向

  11月13日(週二)19:00-20:00

  特邀對大學生四大求職有豐富經驗的Lisa老師

  來教大家如何做好四大求職規劃,實現職業目標

  其實對於很多還算不錯的普通一本財經類院校的學生來講,進四大是一件很“說不準”的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所以大多數學生即使校招失敗,畢業後還是希望能進四大工作。

  進入四大的方式很多,有人通過校招,有人通過社招,與“相對成型”的社招人員相比,四大更加傾向於“一張白紙”的應屆畢業生。那如果錯過校招或者不具備參加校招資格,是不是就與四大“徹底無緣”了?

  首先,瞭解四大的招聘方式

  校招招聘比例大:每年的校招都是衆多畢業生,尤其是財經類學生離四大最近的一次,四大的員工中通過校招的途徑招進來的比例很大,這些是普遍的共識,所以對畢業生來說,在畢業前拿到錄用通知書是最良好的局面。需要提醒一點的是,畢業兩年以內,是可以參加校招的。

  社招招聘比例小:當然錯過校招的例子還是很多的,對於接近1:20的錄取比例來說,很多人只能寄希望於通過社招的方式來進入四大,但四大的社招比例卻很小,對工作經驗的考察比較多,所以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其實會有點難。

  其次,考出對於四大加分的證書

  1、CPA通過的門數是極具競爭力的(四大從進去的 staff 向 Senior 晉升需要CPA通過部門科目;四大的工資加成同時也是根據 CPA 的競爭門數;Manager 對手下 Senior、Staff 的評級也會參考 CPA 通過的門數)

  2、ACCA 目前來看也有很高的認可度,特別對於校招生來說(因爲校招生無法去考 CPA)。特別是在校招和實習中,一份簡歷裏面如果顯示 ACCA 通過14門,毫無疑問在專業上你是 overqualified

  3、AICPA、CFA 等可能也是顯示你職業素養的一方面的證書

  考出以上任何一本證書,對於你的簡歷肯定是加分的,也增加了你進四大或local所的機會,尤其是CPA,不僅四大看重,金融公司在招聘時,也會看CPA證書。

  四大求職常見問題

  1、哪些人適合參加四大春招?

  首先,你的簡歷和背景應該要比較符合招聘的職位要求的,如果你秋招申請了審計並拿到了筆試或面試,春招就不一定行了。

  2、 四大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首先,說說“硬件”要求。

  第一,學習成績要好,比如個人的GPA,是否獲得獎學金。

  第二,英語能力好,CET-6優秀最好,及格是必須的。此外,TOEFL、GMAT、BEC-3、TOEIC等外語考試成績對應聘“四大”也有很大幫助。

  第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譬如參加過學生會、學生社團或者一些大型活動。最好有相關行業的實習經歷,主要指會計師事務所和公司財務部。

  重點:四大每年寒假都有實習生計劃,不過對於非會計類同學來說,要申請成功不容易,所以大家可以考慮去一些內資事務所或者公司財務部實習一下,爲面試積累資本的同時,也讓自己深入瞭解是否適合做審計這個行業。

  其次,說說“軟件”要求。

  總體來說,“四大”喜歡的是具備“財務性格”的學生,嚴謹、仔細、喜歡研究制度、對數字敏感、能喫苦耐勞、有一定溝通能力(經常跟客戶打交道)。

  “四大”不喜歡的性格,譬如粗心大意、眼高手低、急躁冒進、不講禮貌等等。

  3、 如果執意想去四大怎麼辦呢?

  建議1:等到明年四大秋招時再戰,四大是可以接受畢業兩年內的應屆生申請的

  建議2:先入職本地的事務所,如內資八大,再考CPA,過1-2年跳槽至四大

  建議3:如果你畢業前沒拿到四大的offer,那你也不能放鬆,自我提升決不能鬆懈,畢竟每年的競爭對手那麼多,四大還是會優中選優

  綜上,只要努力提升自己,對自己嚴格要求,即使秋招沒能如願拿到四大offer,也能通過在本地所的歷練後,從社招加入四大。現在的你也不能懈怠,你需要豐富自己的實習經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明年繼續奮戰四大!

  機會都是留給努力的人的

  四大求職規劃講座

  我們不見不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